9月21日,一场聚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网络安全行业盛会——2024年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论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发表主题为《教育管理部门如何加快组织培养网络安全实战人才》的演讲。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 曾德华
曾德华副主任在演讲中首先强调了网络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和民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网络安全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必须培养出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创新能力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利益,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曾德华主任通过详尽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比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现有数量与实际需求,揭示了当前教育系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缺口。这种缺口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尤其是在那些需要深厚实战经验和特定应用场景经验的岗位上。教育系统需要的不仅是理论扎实的教师,更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应对的实战型人才。曾德华副主任在演讲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人员能力建设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核心在于强调体系化人才培养。他指出,为了应对网络安全领域的复杂挑战,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还要包括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确保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能够与时俱进,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他在演讲中对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人员实战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强调了专业培训的重要性,是提升网络安全人员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的培训,从业人员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提出实战训练和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让从业人员真正掌握网络安全的精髓,提高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在报告中还介绍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专业人员(ECSP)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包括公开课培训、学时培训、证书培训和定制培训等多种形式。曾德华先生的演讲内容,不仅对当前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具体的实施策略。他强调了实战经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升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人员的整体能力,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理事服务 | 会员服务
请联系:13810321968(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 | 开白转载 | 媒体交流 | 文章投稿
请联系:13810321968(微信同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