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A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攻击者和网络犯罪分子不断创新升级利用AI的手段和工具,挖掘利用AI的资源,降低攻击门槛、提升攻击的能力和效率。Gartner预测,到2028年,22%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将涉及生成式AI。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吴云坤提出,网络安全行业需要加快AI技术在安全防御中的发展和应用,利用AI来发展新质安全能力,解决攻防不平衡的局面。
作为网络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奇安信一直在持续探索AI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2014年成立开始,奇安信就组建了专业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对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恶意代码识别和流量识别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在国内最早将深度学习技术成功引入流量识别领域,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的人工智能病毒引擎QDE对132万多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QDE的检出率为97.9%,比传统病毒引擎高出4.13%,误报率仅0.009%,远低于传统引擎误报率0.04%。
从2019年开始,发力预训练模型并同步做大规模的图算法,积累了70+项AI模型能力,建立了完整的AI安全应用体系和AI能力平台,跟踪业界各类AI大模型研究并推进在安全产品和场景中应用。在威胁情报运营方面,将AI技术应用于数据收集、情报处理、情报消费等各个环节,极大提升运营的效率与效果,比如通过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算法,从百亿威胁图谱中发现未知的高风险节点,平均准确率超过70%。
进入大模型时代,奇安信大规模投入算力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AI应用体系、能力平台和算力平台,构建了QAX-GPT安全大模型,并将QAX-GPT安全机器人应用于安全运营场景,替代人分析多元数据和情报,提高事件研判与处置效率,解放安全专家,大幅度提升运营效率。奇安信还将大模型应用于漏洞挖掘和漏洞分析等领域,在网络攻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I加速建立安全攻防OODA闭环的关键,是体系的建立。”吴云坤表示,体系的构成是系统,并且是基于客户环境、客户场景和客户需求及目标,通过基于系统工程的思维设计出来的。在构建体系之前,各组成系统都具有各自的特定功能,一旦构成体系,在继续保留这些功能的基础上还将通过涌现展现新的功能,也实现1+1>2。
体系的建立要用内生安全方法指引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具体来说,就是基于系统工程思维,把安全能力内置到数字换环境和业务系统中,感知、响应对业务系统和数据的任何破坏行为,真正做到体系化的“事前防控”,达到1+1>2的“涌现”效果,让安全架构与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相融合,实现“保护数字化业务价值链”的目的,并让单点技术通过体系在对抗威胁闭环中发挥最大效能。
北京冬奥会的安全保障就是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成功实践,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全局性、系统性采用内生安全方法开展网络安全规划建设和运行,运用系统工程思维统筹管理、技术和运行整体。
最后,吴云坤表示,目前国内安全厂商多以单品研发为主,还需要加强体系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和产业协作。奇安信愿意与业内各方携手,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主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被授予第39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特别贡献奖。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