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9年,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数”的哲学观点,宇宙万物都可以通过数学语言来描述,数是万物的本原。
两千四百多年后,1989年,黑洞的命名者约翰惠勒发出“万物皆比特”的感叹:信息是所有物质存在的根本,包括宇宙本身!
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新的世界再次到来,数字世界,万物智慧、万物互联。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智慧互联节点,就是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具备更加智能化的功能特点。例如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车辆远程控制等等。海量的智能汽车作为城市中几乎无处不在的“万物互联”节点,不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也为交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智能汽车大大推动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安全和隐私问题同样突出:
• 黑客攻击,可能导致车辆被远程控制,影响驾驶安全;
• 通信劫持,攻击者可能劫持车辆与外界的通信,进行欺诈等行为;
• 身份伪造,攻击者假冒车辆或用户身份,进行非法操作;
• 数据窃取,车辆行驶数据等敏感信息可能被窃取,造成隐私泄露。
从这些简单列出的智能汽车安全问题可以看出,相比传统汽车安全,智能汽车安全的安全风险大大的外延了。
除了针对车机本身的恶意软件入侵、黑客攻击以外,还有相当多的安全问题发生于车辆之外。例如通信劫持和身份伪造可能发生在司机用户的手机APP上;数据窃取可能发生于数据通信传输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于存放数据的数据中心或云端,甚至因业务合作而正常使用这些数据的下级保险公司。
可以说,智能汽车安全需求,除了传统汽车的驾乘安全外,已经拓展至智能驾驶安全、在线业务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新场景。
智能汽车安全进入数字安全时代!
原因不难理解。
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汽车安全的核心始终围绕着人来开展。例如对通过防撞测试对保险杠、AB柱、气囊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安全效果进行验证,目的都是以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而智能汽车安全涉及的安全需求,除了驾乘安全外(当然,智能汽车的驾乘安全本身其实也新增了电池安全等新需求),还覆盖了从车企“研、产、供、销、运”到用户“买、卖、用、修、服”的全产业链。
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这样一条超长链上的每个点,都是数字世界中的一环,每一环中有包含着无数个智慧互联节点,因此,理论上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多种安全风险,在这个超长链条上叠加后,会被指数级的放大。最后总的安全风险将会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智能汽车安全主机厂,特别是新势力等原生于数字时代的智能汽车厂商,在汽车的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条超长链上的安全问题,并配以相应的安全防护手段,使得智能汽车原生就具备了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相当多的安全能力。然而,毕竟这是一条超长链,仅靠主机厂自己,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覆盖的,因此,就要借助有能力、有资源的外部安全力量。
腾讯安全所提供的一些产品、能力和服务,就可以用来助力主机厂商,最大限度提高智能汽车的体系化安全能力。
那么,如何将技术实力匹配到智能汽车安全的超长链条上呢?
腾讯安全的做法是,针对智能汽车的不同场景,分别进行风险分析与风险建模,形成小型解决方案后,找到主要的几条链路主线,例如生产制造链路、车-用户链路、数据安全链路、开发安全链路、业务风控链路等,以基于风险的场景化、网格化解决方案,交付立体化、体系化安全能力。
图例:腾讯安全车联网安全场景化、网格化解决方案(概览图)
在4月24号北京国际车展开展前一天,腾讯安全举办的“TIME DAY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腾讯安全做了详细介绍,上面提到的每个场景,都有至少几十张技术框架与方案的详细介绍,这里就放一张概览图,感兴趣想进一步的了解的可以联系。
毕竟这几天,大家都已经被车展上的老板和CEO们霸屏很久了,重新审视用户需求,回归安全技术,打造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才更为理性与务实。
更多推荐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