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第四章专门提出了网络服务中针对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涉及到网络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监护人多个角色。这一条例可以说是处于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交叉重点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国针对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14周岁以下的儿童,都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还在多个行业垂域中做出了相关要求。例如2019年发布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2021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文件;2022年还发布了关于网络直播打赏的未成年人保护文件。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在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儿童的所有个人信息都是敏感个人信息。此外,在未保法第五章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处理儿童个人信息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等增强要求。
根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占比将近18.5%。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活跃在网络空间,在更高效的满足生活和学习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当个人信息被滥用或者泄漏时,可能会导致隐私受到侵犯,甚至带来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严重后果。从互联网应用方面来讲,2023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用户规模持续增长。除去公共服务和交易工具类应用,增长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是网络直播,增长率高达8.7%,对于网络直播,无论是直播发布者,还是直播观看者,都对未成年人有着特定的要求,对于这类有特殊未成年人保护要求的应用,需要特别注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无论从未成年人网民的数量,还是互联网应用的广泛使用角度,都需要充分重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应该是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基础之上的,具有针对性的增强保护。而所谓针对性的增强保护,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敏感个人信息的增强安全保护,另一个是基于未成年人身份特征的增强安全保护。接下来就从这两个重点方面探讨。
对于14周岁以下的儿童,所有的个人信息都是敏感个人信息。对于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敏感个人信息的判定与成年人的敏感个人信息判定是一致的。相应的,在个人信息处理的多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包括收集、告知、同意、存储及使用。对于收集而言,除了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之外,对于儿童的个人信息,以及14-18周岁未成年人的敏感个人信息,都需要在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必要性时才能收集。对于告知方面,从告知方式上来讲,未成年人要有专门的处理规则,而儿童要求有专门的,也就是单独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从告知内容上来说,收集儿童个人信息时应明示告知许多额外的内容,包括目的、方式和范围(种类)、存储的地点、期限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安全保障措施、拒绝的后果、投诉/举报的渠道和方式、更正/删除的途径和方法、处理的必要性、对个人权益的可能影响。对于获取同意的方式,对于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征得未成年人自己或监护人的同意;对于儿童,则需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在使用时,内部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应受到严格管控、传输应加密、原则上不应对外提供或公开披露。此外,应支持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依法查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转移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在提供互联网应用的服务过程中过,如果发现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信息,可能造成未成年人隐私泄漏或被侵害时,服务提供者需要及时提示,并主动采取必要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报告。在提供网络服务的场景中,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不能以“未成年人身份识别”为名义,过度收集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范围违背了最小必要的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对于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信等服务时,多基于移动电话号码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对于一些有明确行业要求的应用,应采用更加准确可靠的手段进行身份识别,例如申请网络直播开播服务,或是网络支付服务,或是网络游戏等,可以基于身份证件信息来核验用户的身份,进而判定是否是未成年人。对于已经识别出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应有效实施个人信息的保护,可参考上一部分的介绍。此外,要实现监护人的告知同意。方案设计应遵循尽量利用已经收集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来进行监护人的身份核验,尽量避免再度过多收集个人信息。此外,基于识别出的未成年人身份,应满足相应应用的行业要求,比如网络直播,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时不能开通直播权限的。本文从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的法律法规要求情况,以及网络服务的行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要求,重点聚焦在合法合规收集到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后,应在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实施着重保护,并且满足相应应用对未成年人特殊身份的保护要求。(本文作者: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谷晨、落红卫)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
快手作为领先的内容社区及社交平台,快手致力于将短视频和直播作为基础平台,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升级,让劳动和创造释放更大的能量,让价值创造者得到更好的回报。快手秉承用有温度的科技提升每个人独特的幸福感,致力用科技帮助用户探索世界、连接彼此、共同成长。快速成长的快手,在不断为用户提供“多元、真实、美好、有用”的内容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益的保护,持续关注用户体验,努力为用户打造安全、健康的美好社区。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