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形势,提高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指导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立足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和安全建设实际,围绕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安全运营、责任落实四方面,面向工业企业提出33项指导性安全防护基线要求,指导工业企业切实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
一、保障工控安全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
(一)工业控制系统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打击目标
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是工业生产运行的基础核心,其网络安全事关工业生产稳定运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攻击者针对关键工业领域的网络攻击能力不断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已成为国家、组织间网络攻击的重要打击目标。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监测,2023年瞄准境内工业控制系统实施的扫描嗅探行为超460万次。
(二)做好工控安全是护航新型工业化必要之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控制系统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工控安全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愈发凸显。我国工业企业工控安全防护能力普遍薄弱,传统网络安全隐患和新型风险交织叠加问题突出,企业安全建设远远滞后于数字化转型,重发展、轻安全思想仍普遍存在。要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需坚持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筑牢工业企业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线。
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
(一)新技术加快工业网络开放互联,新型网络安全威胁持续升级
工业以太网、TSN、WiFi6、5G等新型工业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工业网络互联互通,在提供更多设备连接、更高网络带宽、更低传输延时、更远传输距离、更强穿透能力的同时,工控网络边界愈发模糊,工业控制器、工业主机、仪器仪表、生产业务系统等工业控制系统暴露的攻击路径越来越多,传统网络安全风险向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各领域全面渗透,勒索病毒等恶意软件在工业控制网络中加速蔓延,APT攻击等新型网络威胁频发。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深入,工业控制系统上云上平台趋势明显,但企业普遍缺乏“安全上云”技术手段,平台与设备间的风险传导问题突出,平台自身漏洞以及互联网攻击风险可渗透到工业控制系统及现场设备,接入设备的漏洞隐患也可被恶意利用并成为攻击云平台的入口。
(二)工业控制系统海量异构,“带病”运行与低防护联网成常态
PLC、数控机床、RTU等传统类型设备以及AGV小车、无线手持HMI、智能无线传感器、智能网关等智能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内网,工业控制系统在设计之初缺乏安全考虑,设备固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控制协议等漏洞频发。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统计,2023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收录工业领域漏洞1875条,累计收录9000余条,其中超60%为高危或极高危,漏洞在被利用时可能导致远程代码执行或拒绝服务等严重威胁。大量漏洞存在较长修复周期,且难以验证漏洞修复是否会影响工业生产稳定运行,病毒威胁难以深层扫描、系统无法定期升级,导致工控系统“带病”运行成常态。
(三)工控系统重点保护的“关键少数”不突出,企业安全建设与运维管理问题严峻
工控系统生命周期长达15-20年,工业领域门类复杂,不同行业工控系统形态和功能差别明显,存在安全防护重点、保护规则不同等特点。我国规上工业企业超48万家,运行的工控系统众多,各工控系统对于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遭破坏后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工控系统重点保护的对象不突出。目前,工业企业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意识薄弱,人员专业技能匮乏,供应链管理不规范、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采购云服务后责任划分不明晰、安全运维难以落到实处等问题较为严峻。
三、《指南》有力指导企业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
(一)指导企业建立工控安全综合防护体系
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威胁形势、多变的网络攻击路径、持续升级的网络攻击手段,《指南》强调技管结合,从技术防护、安全管理、安全运营、责任落实四方面指导企业建立综合防护能力,突出管理重点对象,强化技术应对策略,增强威胁发现及处置能力,切实提升企业工控安全防护水平。
(二)提升新形势新挑战下的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顺应异构工业终端海量接入、新型工业网络技术应用、工业控制系统设备上云上平台、新型网络威胁频发等新发展趋势,《指南》与时俱进,充分衔接已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提出贴合实际、适应变化、落实有效的安全防护策略。《指南》明确智能终端安全、无线网络安全、上云安全、监测预警运营中心、应急处置、漏洞管理、供应链安全、资产管理等要求,指导企业理清系统资产底数,防范内外部网络攻击,强化网络安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安全风险应对能力。
(三)聚焦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
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承载业务的重要性高、规模大,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高,《指南》强调要建立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清单并实施重点保护,要求对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相关设备实施冗余备份,加强对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评估,定期开展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排查,及时对系统升级加固。
(四)压实企业工控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是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承载着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职责,《指南》强调工业企业承担本企业工控安全主体责任,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工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控安全防护要求,强化企业资源保障力度,确保安全防护措施与工业控制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四、以高水平工控安全护航新型工业化
新时期、新形势下,要积极落实《指南》要求,以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为目标,以重点行业企业、重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为主线,加强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优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技术手段能力、增强协同化产业供给。
(一)完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政策标准体系
加强《指南》与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有序推动重点国家与行业标准研制与发布。研究制定重要工业控制系统识别认定规则,建立健全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与通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体系化开展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政策标准宣贯与培训,引导企业提升安全意识与防护水平。
(二)强化重点行业企业、重要系统安全管理
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工作向重点行业深化落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建立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清单。推动开展全国重要工业控制系统识别认定,强化重要工业控制系统防护能力评估、漏洞排查与修复,掌握“关键少数”底数,“以点带面”探索构建工业控制系统差异化安全管理和防护。
(三)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技术能力
打造集工业领域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分析溯源于一体的技术手段,强化主动监测、精准预警、实时处置等关键能力,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联动”的协同监测与响应体系。深入开展工控安全漏洞专项治理行动,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漏洞发现、验证、修复能力,强化工控安全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把握《指南》重点要求,推动工控安全防护管理走深向实
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与资源保障力度。有序开展全国工控安全防护能力评估试点,深入开展安全深度行活动,遴选打造工控安全防护优秀解决方案。加强产学研用协同,优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产业供给。
(本文作者蒋艳,系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