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重读之前读过的书,第一本就想继续阅读胡适先生留下的一些文字材料,便是一本杂文集。结束后给我的感觉是做个乐观主义的人也挺不错。有时候一句话一本书或一段经历就会影响一个人,所以说每个人的生活于你于我于它都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充盈内心的力量从哪来呢?也许就是如此。
正题来了,本周一回家后有点困就不阅读英语书了。只要心里面有一个计划准备长期做一件事就好,因为如果非得强制去做某些事会需要消耗不少的精力去支持这个活动,养成习惯后就会变成自动性反应,自动反应就会减少消耗原本有限的精力。最近在慢慢地阅读这本书《The Art of Discarding》。想着写一点自己的体会吧,来源生活的体会。
几个月前的某个周末,在书店的时候阅读一本书,抬头观望四周看到一个老人坐在不远的位置,低头戴着眼镜在一边阅读一边翻另一本书,像是做笔记还是在查询什么。过了好久后需要起身离开一会,便带着一点疑问在离开位置后无意经过那里时瞟了一眼发现是一本全是字母的书。不能细看所以不确定是不是英语,也可能是其他语言,所以也就得到了一些信息。意味着这是在阅读一本外语书籍,而旁边不断翻阅的书便是一本字典。很惭愧,其实求知是不分年纪的,在于心。这个观点很早以前就了解了,但是因为没有非常感性的认识,也就在心里不温不火地存留着。常常因为不好意思或自卑的心理就会很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有违自己真实内心理性观念的。提一个观点,如果自己愿意因为兴趣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那基本上自身所有的表现就不会因一些观念而影响。
我当时的内心想法便是从一些常见观念出发,例如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会想到手工翻阅字典来阅读外语书籍多累呀,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原来学习于对方已经是习惯或乐趣了。只要这件事能回答为什么这么做,那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看到有同学拿着文曲星词典觉得好神奇,给人的感觉是很方便,可以省下不少步骤,例如可以脱离掉不断翻字典或其他查询类似工具书的重复动作。后来的现在,这会我也在学英语,我的目的是想阅读与学习国外的优秀著作和文化。常常在我旁边放着的是ipad,可以直接查询遇到的生词立马出结果,当然常用的手机也是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也可以导入电子书在阅读app里阅读,遇到生词时可以长按单词就能选择翻译选项,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而这些产品的出现就是那些热爱工程科学或艺术的默默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意义。我们只看到乔布斯与山姆·奥特曼在台前的耀眼,这主要是分工不同的原因,但是社会发展的本质依然是那些需要真正面对困难去解决困难的人们占据了大部分。荣光与耀眼也仅仅是少数人的机会,所以也会在心里面对他们背后不断付出并推动社会效率进步的人们表示尊重与敬意。
那天的时候因为这个记忆片段想了好久,久久不能忘记,那些可能是文字描写的孜孜不倦求知而行的片段就这么突然出现在了你的记忆里,拥有乐观主义心态后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
学英语的第一步便是难以忘记的语法知识学习,如果一开始觉得这次还是会失败,可能这次还是会半途而废。回想起来,也是在每个周末的时光里会来到这里,找个位置坐下便首先开始了语法复习。带着问题、兴趣、信心开始了不一样的语法之旅,遇到的老师便是台湾的旋元佑老师,因互联网而得以发现。老师公开的材料提到一个观点,就是不要刻意背语法规则,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最重要的也是一门技能,好用能用才是真正的目的。这里的我想到了相似的道理,来源于工作中理解到的检测哲学,有规则便有例外,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在规则与例外中形成一个系统,陷入这个现实的复杂大海里。
有一天观看电影《盗梦空间》发现印证了这个观点,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大多数人使用的便是对的。例如莱昂纳多在电影中因为被人追赶而跑进了一处教堂性质内的咖啡店,为了不被人发现需要装成顾客,于是说了句,“a coffee ”,如果严谨地看待这里是会有语法问题的,这里的量词使用不正确。但是呢,这又是对的,因为大多数外国人都会这样用,这也是深深影响我的一个小经历。
感受生活和生命的馈赠,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事情多了便是有了有意义的生活吧。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