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控制器的角色及其安全挑战
域控制器的重要性
安全威胁
Pass-the-Hash:攻击者利用已知的哈希值来绕过身份验证,直接以管理员身份访问其他系统。 黄金票据攻击:通过窃取并伪造 Kerberos 票据,攻击者能够长期保持对系统的访问。
▌域控制器防护策略的演进
假设攻击路径
侦察:扫描网络,寻找开放端口和服务。 初始访问:通过钓鱼邮件或漏洞利用,获取低权限用户的访问权。 权限提升:使用 Mimikatz 等工具提取凭据,进行 Pass-the-Hash 攻击。 横向移动:利用提升的权限访问域控制器或其他关键系统。 目标行动:控制域控制器,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
防护策略的演进
多因素认证(MFA):增加身份验证步骤,防止凭据被盗。 行为分析(UEBA):通过监控用户和设备的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活动。 零信任架构:不信任任何内部或外部设备,每次访问都需验证。
▌构建全面的域控制器防护策略
生命周期管理:从预防到响应的全面防护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通过组策略或本地安全策略,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如 Telnet、RDP 等,减少系统暴露的攻击面。 启用 BitLocker 磁盘加密:通过组策略启用 BitLocker,为域控制器的硬盘提供加密保护,防止物理访问导致的数据泄露。 实施 LSA 保护:通过注册表设置,启用 LSA(本地安全机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进程访问凭据。
最小权限原则:通过组策略限制普通用户和服务账户的权限,确保他们只能执行必要的操作,防止滥用权限。 强制多因素认证(MFA):通过 Azure AD 或其他第三方工具,强制所有域管理员账户启用 MFA,确保每次登录都经过额外验证。
SIEM 系统:部署 SIEM(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域控制器的日志,识别潜在威胁。SIEM 系统应与所有关键设备和应用集成,以实现全面的日志收集。 日志审计策略:配置详细的日志审计策略,记录所有与身份验证、组策略更改、权限提升相关的活动。通过集中化的日志管理平台,对这些日志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
UEBA 系统:部署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系统(UEBA),通过分析用户和设备的行为基线,及时发现异常活动。UEBA 系统可以检测出例如域管理员账户的异常登录行为或大量数据传输等异常活动。
隔离受感染系统:在检测到攻击时,自动隔离受感染的域控制器或相关系统,防止攻击扩散。可以通过 EDR(端点检测与响应)系统实现自动化隔离。 封锁可疑网络连接:通过防火墙或 SDN(软件定义网络),自动阻断来自可疑 IP 地址或恶意流量的网络连接。
撤销受影响的账户凭据:在发现凭据被盗用时,立即撤销相关账户的权限,更新密码,并通过 MFA 重新认证。 事件响应团队介入:在严重安全事件发生时,立即通知事件响应团队介入,进行深入调查和取证分析,确保攻击源头被彻底清除。
恢复受影响的系统:通过定期备份,快速恢复受影响的域控制器和关键服务器。备份系统应包括完整的系统镜像和重要的配置文件,以确保恢复过程的完整性。 验证系统完整性:在恢复过程中,使用哈希验证等技术检查恢复后的系统是否完整无损,确保没有隐藏的后门或恶意软件残留。
取证分析:通过分析攻击路径和痕迹,了解攻击者的手法和工具,为未来的防护提供参考。应使用专业的取证工具,如 EnCase 或 FTK,对日志和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优化防护策略:基于取证结果,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确保企业能够抵御未来类似的攻击。
账户管理与系统加固策略
分层账户管理:为不同的用户角色创建不同权限级别的账户,限制普通用户和服务账户的权限,防止他们进行高风险操作。 域管理员账户分离:将日常管理任务与域管理员任务分开,创建一个专用的域管理员账户,仅用于紧急和特殊操作,并对其使用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控。
MFA 的配置与应用:通过 Azure AD 或其他第三方 MFA 解决方案,强制域管理员和高权限用户启用多因素认证。配置应包括移动设备推送验证、硬件令牌或生物识别等多种认证方式,以确保每次登录都经过额外验证。
密码复杂性要求:通过组策略强制执行复杂的密码要求,包括密码长度、字符种类,以及定期更换密码的要求。结合密码保护工具,防止弱密码和重复密码的使用。 密码轮换与审核:定期审核并轮换高权限账户的密码,确保即使密码泄露也能及时阻止攻击者利用。此外,使用工具自动检测并提醒即将到期的密码,避免由于忘记更换密码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与端口:通过组策略禁用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如 Remote Desktop Protocol(RDP)、Telnet 等,减少攻击面。还应关闭未使用的端口,并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流量进入域控制器。 安全补丁管理:通过 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WSUS)或第三方补丁管理工具,确保操作系统和所有应用程序始终保持最新,防止已知漏洞被利用。
安全组策略模板:创建和应用适用于域控制器的安全组策略模板,涵盖密码策略、账户锁定策略、审计策略和事件日志设置。模板应根据企业安全需求定制,并定期更新。 强制执行安全协议:通过组策略强制执行 Kerberos 身份验证,禁用较为不安全的 NTLM 协议。还应配置加密通信协议,如 TLS 1.2 或更高版本,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详细审计策略:配置详细的安全审计策略,记录所有关键操作,如用户登录、组策略更改、权限提升等事件。日志数据应集中存储在受保护的服务器上,以防篡改。 定期日志分析:通过自动化脚本或安全工具,定期分析安全日志,检测潜在的威胁或异常行为。分析结果应生成报告,并用于调整和优化防护措施。
网络隔离与白名单策略的实施
专用安全区域:将域控制器放置在专用的安全区域(VLAN 或子网)中,与其他网络隔离。通过防火墙和路由器配置,限制仅允许特定的管理终端和服务器与域控制器通信。 访问控制列表(ACL):在网络设备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只有经过认证的 IP 地址和端口可以访问域控制器。ACL 应定期审核和更新,以反映网络拓扑和安全策略的变化。
内部防火墙:在域控制器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部署内部防火墙,进一步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内部防火墙应配置为仅允许必要的流量通过,并记录所有流量日志。 动态隔离:在检测到可疑活动时,自动触发网络隔离措施,将受影响的区域与域控制器隔离开来,防止攻击者进一步扩展攻击范围。
软件限制策略:通过组策略配置软件限制策略(Software Restriction Policies, SRP),限制只能运行经过批准的应用程序。策略应包括路径规则、哈希规则和发布者规则,以确保只有授权的软件能够执行。 应用控制:使用应用程序控制工具(如 Microsoft AppLocker),创建和管理应用程序白名单,阻止未经授权的软件运行。AppLocker 应定期更新白名单,移除不再使用的应用程序。
设备白名单:通过网络准入控制(NAC)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的设备可以连接到域控制器所在的网络。NAC 系统应根据设备的安全状态、认证信息等条件进行访问控制。 IP 白名单:在防火墙和路由器上配置 IP 白名单,限制只有指定 IP 地址范围的设备可以访问域控制器。此配置应结合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实时监控异常访问请求。
蜜罐技术在域控制器防护中的应用
虚拟化蜜罐:使用虚拟化技术部署低交互蜜罐,模拟域控制器的基本特性,吸引初级攻击者。蜜罐应记录所有与其交互的行为,并实时传送日志至 SIEM 系统进行分析。 浅层交互:低交互蜜罐应仅提供有限的服务和响应,以减少管理开销,同时有效捕捉网络扫描和入侵尝试。
域控制器模拟:高交互蜜罐应模拟真实的域控制器环境,包括域管理员账户、组策略、活动目录等。通过精心配置的虚拟环境,诱使高级攻击者进行深入攻击,从而记录其操作手法和工具。 数据与凭据模拟:在蜜罐中设置诱饵数据和伪造的凭据,吸引攻击者获取并利用。这些诱饵应定期更新,以反映真实环境的变化,防止攻击者识破。
实时监控:通过集中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蜜罐中的所有活动,并将数据传送至 SIEM 和 UEBA 系统进行分析。监控系统应能够识别和标记蜜罐中的异常行为,并自动生成警报。 攻击手法分析:分析蜜罐中收集到的攻击数据,了解攻击者使用的手法、工具和目标。分析结果应用于优化现有的防护策略,并为未来的攻击做出预测和准备。
通过持续监控与分析实现主动防御
数据整合:将 SIEM 系统与 EDR 系统集成,实现从终端设备到域控制器的全面监控。SIEM 系统应能够实时收集 EDR 系统中的日志数据,并将其与其他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生成全网的安全态势图。 威胁情报整合:整合外部威胁情报源与内部日志数据,提升对新兴威胁的检测能力。SIEM 系统应能够自动更新威胁情报,并基于这些情报对网络中的潜在威胁进行检测。
行为基线建立:通过 UEBA 系统建立用户和实体的行为基线,监控和分析所有用户和设备的活动。基线应反映正常的工作模式,系统应能够自动适应和更新基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异常行为检测:实时检测和标记异常行为,如不寻常的登录尝试、数据传输量激增等。UEBA 系统应与 SIEM 系统联动,及时生成告警并触发相应的响应措施。
事件自动隔离:当检测到异常行为时,自动触发隔离策略,将受影响的系统或网络区域隔离,防止攻击扩散。自动化响应系统应根据威胁级别,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并记录所有操作日志。 动态调整访问控制:基于实时威胁情报,自动调整访问控制策略,如临时提升或降低某些账户的权限,封锁特定 IP 地址或端口。此类调整应在 SIEM 系统的协调下进行,确保操作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自适应威胁检测: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识别网络中的异常模式。AI 模型应能够学习和适应新的攻击手法,提高对未知威胁的检测能力。 预测性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可能的攻击模式和目标。预测结果应用于调整和优化防护策略,提前部署防御措施。
▌真实案例分析
案例一:Pass-the-Hash 攻击防御
实时检测:通过 SIEM 系统检测到异常活动。 快速响应:隔离受感染的系统,阻止进一步的攻击。 加强安全:实施多因素认证,部署 EDR 系统。
案例二:黄金票据攻击的应对
应急响应:重新生成 KRBTGT 账户的密码,撤销伪造票据。 行为分析:部署 UEBA 系统,检测类似的异常活动。 安全加固:清理潜在后门,定期更新安全策略。
▌未来的域控制器防护体系
零信任架构的引入
微分段:对网络进行更细粒度的分段,防止横向移动。 持续验证:每次访问都进行验证,无论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AI 驱动的威胁检测: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进行实时行为分析,快速检测并响应威胁。
前瞻性防护措施
自动化响应:通过预定义的规则和机器学习模型,系统能够自动响应检测到的威胁。 威胁情报整合:将全球威胁情报与本地安全数据整合,提升防御能力。 云安全措施: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域控制器的保护也需要在云环境中得到相应的加强。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域控制器”获取完整版报告。
塞讯验证是国内网络安全度量验证平台开创者,致力于利用第一手的受害者威胁情报赋能组织现有的安全防御体系,实现有效的网络安全布防。
▶▶关注【塞讯安全验证】,了解塞讯安全度量验证平台以及更多安全资讯
▶▶关注【塞讯业务可观测】,了解最前沿的业务可观测性和IT运营相关技术、观点及趋势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