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和信息化手段的欺诈活动也在不断升级。现在的骗子们不仅关注消费者的钱包,同时还盯上了我们的个人隐私数据。在今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打假人员重点曝光了5种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欺诈“套路”,提醒广大消费者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风险认知和维权意识。
套路一
不能点击的“网络钓鱼”短信
由于消费者的网络购物需求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通过“ETC卡禁用”、“快递丢失理赔”等骗局,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对其进行诈骗。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短信欺诈案例:陈女士曾收到了一条提示她的ETC卡已禁用的短信,需登录网页进行签办。陈女士点击链接后发现,打开的页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于是她跟着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但接下来陈女士三秒钟内接连收到六条扣款短信。
根据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提醒:陈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钓鱼网站诈骗,消费者按照钓鱼网站的要求,每填写一项信息,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下来。所以,当我们收到一些陌生短信后,如包含一些奇怪的链接时,不要轻信,不要点击,特别是有个人信息填写的,更不要去提交。当对方发起屏幕共享,远程协助时,更要提高警惕,因为此刻消费者手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实时传递给诈骗分子。
套路二
网络直播间里的“苦情戏”骗局
近年来,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网络直播行业也大量存在内容低俗、管理确实、商业营销混乱等问题。在今年的“3.15”晚会上,特别曝光了一些专骗老年人的“苦情”直播间。在这些直播间内,主播们打着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幌子向老年人推荐号称有着神奇疗效的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
其中,“小张说事”就是老人经常关注的一个直播间。在一期直播中,一家名为“利哥供应链”的公司浮出水面,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利哥供应链”主要为主播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负责人介绍,编造这些故事目的就是为了诱骗老人购买大量劣质、无效的产品,但是主播们的获利却非常可观。
套路三
一台手机操纵2万个水军诱导消费
除了欺骗老人的苦情戏,“315”晚会还曝光了通过机器人程序炮制的互联网直播“热销假象”。一位从事网络直播带货运营的受访者告诉记者,使用机器水军已经是直播带货行业公开的秘密,有了这些水军烘托气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就可能被热闹的氛围所蛊惑,冲动跟风,掏钱下单。据介绍,现在的机器人水军都已形成完善的灰色产业链,并且有明码标价,“直播人气100人1小时在线49元,点赞10万18元,评论30个59元”。
此外,还有一些直播公司会通过网络社交群控系统来控制大量水军。所谓群控系统,就是利用一台电脑,同时控制一百部手机,冒充一百个真实用户充当水军。本次调查发现的某云群控系统,操作起来简单粗暴,一台手机,可以同时操控200到20000台不等的手机充当水军,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正常的商业秩序。
套路四
破解版App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
目前,有很多消费者出于各种原因,都会使用破解版APP。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部分破解版App的秘密。315信息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十余款常用的视频、音乐、小说等应用软件的破解版实时监测发现,其中一款视频App的破解版,被额外嵌入了3款和官方版本毫不相关的第三方插件,只要APP实际运行,这3个SDK包就能悄悄地偷走用户手机里所有的关键识别信息。只要掌握其中2-3种信息,即使用户更换了手机或电话号码,它也能精准锁定用户,实时捕捉和追踪用户动态,形成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推送大量的广告,实现流量变现。而另一款破解版音乐App甚至还可以监听用户的通话状态。
套路五
旧手机设备中的隐私数据难以清除彻底
现在的手机技术迭代越来越快,许多消费者在换新手机时,都有删除旧手机文件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手机里的文件和数据,只靠简单地删除或恢复出厂设置,其实并不会彻底消失。这样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只要他们获取了消费者废弃的旧手机,就可以导出其中的隐私信息,并用于实施欺诈活动。
据315晚会曝光,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手机文件删除、格式化等操作展开测试,得出的结论表明: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格式化SD卡和手机存储”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数据删除。技术人员提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操作要将所有存储项目都进行勾选,手机里的个人信息才会被安全删除;对电脑硬盘和U盘中数据进行格式化时要去掉快速格式化勾选,这样的完全格式化才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删除。
相关阅读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