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与新加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据韩联社11月2日消息,韩国与新加坡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技术合作方面,双方同意在安全领域进一步扩大防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并加强利用先进数字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政策协作与执法合作。经济合作方面,两国将通过完善韩国-东盟自贸协定、韩新自贸协定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此外,两国还签署了《数字合作谅解备忘录》《绿色与数字航运通道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等一系列合作文件。
北约与日本举行首次国防工业合作与能力专题对话
据北约10月31日消息,北约当日与日本举行首次国防工业合作与能力专题对话,进一步加强国防工业合作。双方重点讨论了当前国防工业的优先事项,包括无人机系统、反无人机系统、科技、创新、标准化和供应链安全,声明还支持日本未来参与北约在陆地、空中、海上和太空能力领域的多国合作项目。此次对话是在北约秘书长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四个印太伙伴在海牙北约峰会期间发表联合声明之后进行的,声明阐述了北约及其印太伙伴将在供应链安全、能力发展、生产和采购流程等关键议题上展开合作。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研发具有超导前景的新型半导体,为开发可扩展量子器件开辟新路径
据Phys网10月30日消息,美国纽约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制备出具有超导性的锗材料。该锗材料能够在零电阻状态下导电,使电流无损耗地持续流动。研究人员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锗晶体中以极高浓度掺入镓原子,精确调控其晶体结构,在3.5开尔文温度下实现了零电阻导电。这一成果克服了半导体材料在掺杂后易失稳的难题,保持了稳定的类金刚石晶体结构。该突破不仅有望显著提升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与能效,还为构建可扩展、兼容现有晶圆工艺的量子电路、传感器和低温电子器件开辟了全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中国月之暗面发布革命性架构Kimi Linear,KV缓存减少75%且推理速度提升6倍
据AIbase网10月31日消息,中国月之暗面发布革命性混合线性注意力架构Kimi Linear。该架构由三份 Kimi Delta Attention 和一份全局 MLA(多层感知机)组成。通过对Gated DeltaNet的改良,KDA能通过细粒度的门控机制,显著压缩有限状态RNN的记忆使用。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模型处理信息的速度,还有效减少了内存占用,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官方数据显示,在处理1M token的场景下,Kimi Linear的KV cache占用量减少了75%,解码吞吐量最高提升了6倍。而在TPOT(训练速度)的提升上,相较于传统MLA,Kimi Linear实现了6.3倍的加速。这些显著的性能提升,预示着Kimi Linear在各类AI任务中的广泛适用性,尤其是在对速度和内存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该全新架构为提升模型的处理能力与效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高效能耗人工神经元可模仿脑细胞电化学行为
据genengnews网10月29日消息,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神经元,能够模仿生物大脑细胞的电化学行为。该人工神经元不同于传统数字处理器或硅基“类脑芯片”,采用“扩散忆阻器”,通过物理过程复制大脑机制,且功能丰富、占用空间小、能耗低,适用于神经形态计算系统。这一成果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突破,有望显著缩小芯片体积、降低能耗,并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电子学》期刊。
马斯克宣布或将开展升级版大脑植入物的临床试验
据脑机接口社区10月29日消息,马斯克称首个植入Neuralink大脑植入物的诺兰·阿博,也将成为第一个接受升级双芯片的患者。Neuralink致力于将应用从恢复患者基础功能,扩展至“意念直接生成文字”领域,并将首批3位试验者的临床数据和研究成果提交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公司计划最早在2030年将设备应用于健康个体,并在2031年实现每年植入2万人,以及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此外,该公司还在开发其他多种功能的芯片,包括恢复视力、大脑语音解码与帕金森病治疗等应用。
美国科研团队计划扩大定制基因编辑疗法的临床试验
据genengnews网10月29日消息,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继全球首次为单个病人定制基因编辑疗法后,计划将此疗法计划在至少5个儿童中进行试验,且有望将研发时间缩短至3至4个月。目前,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接受部分安全数据,为该疗法进入试验推广简化相关程序。
美能源部宣布拨款1亿美元用于恢复美国燃煤电厂
据美国能源部官网10月31日消息,美国能源部(DOE)今天发布了一份资助机会通知(NOFO),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翻新和现代化美国现有的燃煤电厂。此项工作将作为此前9月DOE宣布的打算投资6.25亿美元来扩大和重振美国煤炭行业的具体执行,这笔资金将分配给三个战略领域:先进的废水管理、煤炭和天然气之间的燃料转换以及煤-天然气混烧系统。由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办公室(FE)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管理根据该NOFO选择的项目。
俄罗斯下水可搭载核动力鱼雷的新型核动力潜艇
据国防博客网11月2日消息,俄罗斯塞夫马什(Sevmash)造船厂下水了一艘名为“哈巴罗夫斯克号”(Khabarovsk)的新型核动力潜艇,是首艘搭载“波塞冬”(Poseidon)核动力鱼雷而建造的潜艇。该潜艇由鲁宾中央海洋工程设计局(Rubin)设计,将配备多种现代化水下武器与无人系统,用于维护俄罗斯海上边界安全并在全球海域捍卫国家利益。据悉,此次“哈巴罗夫斯克号”下水,标志着俄罗斯在水下核力量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韩国公司联手开发零碳排放船舶推进系统
据船舶技术网10月31日消息,韩华动力系统(Hanwha Power Systems)等韩华集团子公司与韩国航运公司HMM及韩国船级社(KR)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并测试零碳排放船舶推进系统。该合作旨在结合燃料电池与氨燃气轮机的综合推进方案,用于7000至8000TEU集装箱船,并为2000TEU支线船开发燃料电池与动力混合系统。韩华集团将主导推进系统设计,HMM将提供运营数据验证性能,韩国船级社负责安全评估与原则性认可(AiP)咨询。项目还将评估技术的商业可行性,并推动建立零碳船舶设计和国际环保认证体系,助力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2050年碳中和目标。
美军首次完成无人驾驶型“黑鹰”直升机实战测试
据lockheedmartin网站11月1日消息,美军在“北方打击”-25.2联合演习中首次实战测试了可无人驾驶型UH-60“黑鹰”直升机。测试期间,新型“黑鹰”无人直升机实现了首次完成自主伞降作业,首次在吊挂状态下自主悬停,首次由非专业人员在机内指挥完成模拟医疗后送任务三个突破。新型“黑鹰”无人直升机由洛马公司下属西科斯基公司研发改装,反映出美军加快推进空中作战无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意图,或将显著改变传统直升机的作战与保障模式。
美陆军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配备杀伤性武器的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
据breakingdefense网站10月31日消息,美军印太司令部称,美陆军第25步兵师已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配备杀伤性武器的第一人称视角(FPV) 无人机。同时,美陆军首次将可实施致命打击的杀伤性武器与该无人机整合,实现“小型化、自主化装备在联合作战中快速生成”的能力。美印太司令部司令克拉克表示,该无人机是应对印太地区远距保障后勤问题的重要手段,将为复杂环境下保持持续作战与快速补给能力提供支持。
澳大利亚Hypersonix发射系统公司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用于研发氢动力高超声速航空器及发动机
据australiandefence网站11月1日消息,澳大利亚Hypersonix发射系统公司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用于研发氢动力高超声速航空器及发动机。Hypersonix正在研发3D打印氢动力高超音速平台,其飞行速度可达6倍音速以上。该笔资金将用于扩建Hypersonix位于卡罗尔帕克的生产基地,创造超50个就业岗位,并支持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美国战争部的合作项目。
美国安杜里尔公司研制的YFQ-44A协同作战飞机原型机完成首次飞行
据theaviationist网站11月1日消息,美国安杜里尔公司研制的YFQ-44A协同作战飞机原型机完成首次飞行。YFQ-44A采用碳纤维机身,长6.1米,翼展5.2米,最大起飞重量约2268千克,集成自主Lattice软件系统,配备Williams FJ44-4发动机,采用半自主能力飞行。该公司表示,YFQ-44A将开展飞行包线扩展、武器系统集成、多机自主任务协同以及与有人驾驶战斗机的联合训练。
拉脱维亚与美国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成为加入该协定的第60个成员国
据spacenews网站11月2日消息,拉脱维亚与美国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成为加入该协定的第60个成员国。拉脱维亚是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的第8个国家,为开放、负责任与和平的太空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阿尔忒弥斯协定》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友在月球探测和月球矿产开发过程中提供一系列准则,为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加拿大在七国集团倡议宣布将支持25个关键矿产项目
据Mining 10月31日消息,加拿大在周五多伦多举行的七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上宣布了总额为14亿加元(10亿美元)、25项的新投资措施,投资对象包括力拓集团和新世界石墨公司、铀克瑞(Ucore)等公司。该支持是G7于6月启动的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的重点是加强对国防、清洁能源和先进制造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的投资。
澳大利亚、加拿大签署协议,加强关键矿产合作
据路透社11月1日消息,澳大利亚周六在多伦多举行的七国集团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上表示,它与加拿大签署了一项协议,以促进和加强关键矿产方面的双边合作和贸易。据悉,该协议是在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于9月在英国会见加拿大总理进行会谈,包括就关键矿产问题进行会谈之后达成的。
德国公司新建分布式无人机微型工厂网络,单节点月产能超500架
据国防制造11月3日消息,德国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初创公司NORDYN正在德奥瑞边境地区建立分布式无人机微型工厂网络DRN:X,通过标准化套件、共享设计数据和增材制造工具实现无人机前线快速按需生产和组装。DRN:X是一种将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融合的新型工业模式,这种去中心化、可扩展的生产网络利用区域能力和本地材料,能够使无人机在最需要的地方快速规模化生产,从而缓解出口监管问题,并消除对脆弱的全球供应链的依赖。NORDYN公司相关技术目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预计到明年1月将完全投入生产。
美陆军通过新型系统将空气转化为士兵可饮用水
据国防制造11月3日消息,美国陆军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和Air Joule技术公司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研发协议,将美陆军现有的纳米电网技术和Air Joule公司的新型水分提取系统相结合,从空气中提取水分并将捕获的水蒸气转化为可饮用水,为资源匮乏环境中的士兵提供可靠的纯净水源,过程节能环保。美陆军2025年1月推出的纳米电网是一个小型、自给自足的能源系统,由氢燃料驱动,且独立于电网供电。水分提取系统的核心材料为金属有机框架,可吸附自重50%以上的水蒸气。两者结合可使士兵在危险和未开发地区行动时获得持续可靠的清洁水源,以扩展士兵的任务能力范围。
美多军种向国会展示3D打印军事基础设施创新成果
据国防制造11月3日消息,美陆军工程兵团与海军设施工程系统司令部在国会简报中展示了3D打印、交叉层压木材及高性能混凝土等先进建筑技术或材料在军事基础设施中的应用进展。一是3D打印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美陆军在廷德尔空军基地开展试点项目推进基础设施的3D打印,通过制定统一的设施标准,允许在80%的美国地区进行基础设施3D打印。二是扩大先进材料的应用,美陆军利用交叉层压木材设计了第一座主要采用木材结构构件的营房,美海军将高性能混凝土广泛用于码头、跑道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三是3D打印军事建筑,美海军使用Vulcan 3D打印机在36小时内成功打造出一个车辆隐藏结构(长7.92米,宽3.96米,高4.57米)。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