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之下,一些不法分子却在阴暗的角落里谋划着罪恶。近期,苏家屯分局成功打掉一个隐匿在居民小区内的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打着“同城交友”的幌子,实则为境外电诈集团前端“引流”,严重危害公众财产安全。这起案件的侦破,再次彰显了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决心与能力。
神秘线索,引出可疑群体
“我们小区新来一群年轻人,白天不出门,只在夜间一同出入,感觉挺可疑……”这条看似普通的线索,却引起了苏家屯分局侦查中心民警陆天龙的高度警觉。近期,辖区某小区内出现了一些陌生的年轻面孔,他们昼伏夜出,行踪诡秘,这种异常行为让民警怀疑,这里或许隐藏着一个电信网络诈骗窝点。
在当今社会,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常常选择隐蔽的场所进行作案。居民小区相对私密,不易引起外界注意,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首选。而这些年轻人的异常作息和行为模式,无疑加深了警方的怀疑。
精心部署,实施抓捕行动
“通过前期详细摸排,我们发现在10层和30层的3个房间内共有10余名嫌疑人,他们主要在夜间作案……”苏家屯分局侦查中心新型案件侦查中队中队长曹海龙说道。在掌握了这些关键信息后,苏家屯分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且周密的抓捕计划。
41名警力迅速集结,组成3个抓捕组,犹如三把利剑,直指犯罪团伙。在22时许,抓捕组按照计划同步收网。行动过程中,警方行动迅速、配合默契,成功抓获19名嫌疑人,并在现场查获作案使用的电脑30台。这些电脑,成为了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了他们犯罪的有力证据。
揭开骗术,剖析诈骗流程
警方发现,每部电脑均登录着多个伪装成“性感美女”的社交账号。嫌疑人利用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的话术,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包含“同城速约、真人直播”等极具诱惑性内容的私信。他们巧妙地利用被害人的好奇心理,诱导其下载指定APP,进而以提供“会员专享内容”和“刷单返利”等看似诱人的理由,诱骗被害人扫码充值。
整个诈骗过程分为“三步”。第一阶段,引诱被害人充值40元后返利52元,让被害人尝到甜头,放松警惕;第二阶段,充值100元后返利105元,进一步迷惑被害人,使其陷入更深;第三阶段,当被害人充值1200元后,便以账户冻结为由终止返利。此时,嫌疑人引导被害人添加由境外诈骗集团成员扮演的“客服”。至此,引流团伙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后续由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继续对被害人实施诈骗。
这种诈骗手段看似简单,却屡屡得逞。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人们贪图小便宜、好奇等心理弱点,一步一步将被害人引入陷阱。而被害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最终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深挖团伙,揭示层级架构
“来自省外的主犯与境外诈骗集团保持联系,团伙成员多是朋友关系,通过介绍入伙,介绍人还能挣到‘人头费’……”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民警逐渐掌握了该团伙的层级架构。
主犯黄某某与境外电诈集团紧密联系,负责为其前端“引流”,并以虚拟币等网络支付方式结算获利。为了组建“引流”团伙,黄某某邀请了5名朋友入伙,并采用熟人介绍、人拉人的方式吸纳新成员。每次介绍他人入伙后,黄某某会“奖励”介绍人“人头费”500元。新成员实施诈骗并获取“奖金”后,其介绍人与主犯黄某某也会从中抽取相应“提成”。经查,该团伙累计实施诈骗2000余起,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影响极其恶劣。
这种通过熟人介绍入伙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团伙的稳定性和隐蔽性,也使得更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诈骗活动。许多人可能因为朋友的介绍,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法律严惩,案件持续推进
目前,1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这一结果,让犯罪分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也给其他企图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人敲响了警钟。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警方将继续深挖线索,彻查该团伙与境外电诈集团的关联,力求将整个犯罪链条一网打尽。
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公众财产安全,苏家屯分局此次成功打掉该诈骗团伙,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警惕各种形式的诈骗手段。在面对网络上的诱惑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希望通过警方的持续打击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