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至24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TC8)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了第33次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TC8主席方滨兴出席会议。会议由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信安全”)承办,来自科研院所、运营商、设备商、安全厂商、互联网企业等2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1: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TC8)第33次全会
实践探索:
面对多层次威胁风险,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护
图2: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紫千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紫千作为委员会副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了“AI 安全发展与标准化探索实践”主题演讲。刘紫千指出,2025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当人工智能从炫技走向实干、从对话娱乐到完成具体任务、加速融入并开始改造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时,安全问题已经无法回避,AI安全是必答题,AI安全能力是必选项。但同时,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呈现出新兴技术与既有技术相互叠加、交织演化的复杂态势,问题复杂且动态变化,亟需体系化认知与系统化应对。
电信安全整合资产安全、威胁情报、安全大模型、安全托管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形成集风险预警、技术检测和应急响应为一体的立体化AI安全防护能力矩阵。同时将AI赋能网络安全运营实战,实现了告警分析和研判、数据质量评估、告警统计分析、IP自动溯源、威胁情报碰撞和内生IP行为查询六大能力的智能化,已实现告警研判提效165%,资产溯源提效75%,内生威胁情报能力提升100%的效果。
图3:电信安全立体化AI安全能力体系
此外,电信安全正在探索打造开源开放的AI安全能力,建设开源大模型基础安全护栏、开源提示注入攻击数据集,致力于成为国内首个开源基础版中文大模型注入防护能力的运营商,并打造首个聚焦中文场景的开源提示注入攻击数据集。
标准支撑:
从技术实践到标准引领,助力凝聚行业共识
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TC8)目前已形成包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安全管理、产品应用以及测试评估等领域的AI安全行业标准基本框架,AI安全行业标准在研30+项,标准项目基于行业发展需求痛点,为推动AI安全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电信安全作为中国电信建设安全型企业的主力军,将科技创新作为安全能力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并持续跟进国内外标准化趋势,将标准编制及应用实践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在IEEE牵头成立了大模型威胁信息检索工作组,并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基于大模型的威胁信息检索技术要求》(IEEE P3526 )【】,参编人工智能安全领域3项重要国家标准GB/T 45654《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基本要求》、GB/T 45652《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预训练和优化训练数据安全规范》、GB/T 45674《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安全规范》【】,在TC8牵头立项行业标准《人工智能 安全治理 基于大模型的网络安全威胁信息检索技术要求》、《基于大模型的网络安全脆弱性检测实施指南》等,持续积极参加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本次全会不仅为网络与数据安全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更彰显了行业稳步共建安全生态的共识。未来,电信安全将携手合作伙伴,以技术创新筑牢AI安全防线,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安全动能”,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新范式。
供稿:科技创新部
排版:武云龙
编辑:陈师慧
校对:李雪
执行主编:田金英
主编:冯晓冬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