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小灵的信息世界奇幻之旅”系列计算机科普书的第二部作品,《拯救罗布计划》让读者们跟随故事主人公图小灵一起继续冒险旅程。在这次的故事中,读者将学习到有关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概念性知识。
内容简介
故事从图小灵调查AI机器人罗布意外伤人事件开始,深入探索了充满逻辑与数据的AI虚拟空间。通过与罗布对话,图小灵逐步了解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等核心技术,并成功用这些知识揭开了罗布伤人事件的真相。原来在光鲜的科技背后,还隐藏着一场巨大的商业阴谋。最终,图小灵帮助罗布澄清了误会,同时向人们展现了AI技术的潜力与局限性,引发人们对AI 伦理问题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锐,拥有25年编程经验的资深程序员,全球知名的三维图形引擎OSG的核心开发者和推广者,开源社区的长期贡献者。已出版十余本行业专著和译著。
作者介绍:
刘剑,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本书精美内页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书获得专业人士的推荐
本书不仅是一本科普作品,更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和潜力,探讨了AI在伦理和道德层面的困境。书中不仅有精彩的冒险故事,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A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发展。对科技感兴趣的青少年读者,这本书将是一次启发思维、拓展视野的绝佳之旅。
——杨士强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原监事长
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工智能这个时下最热门的主题。书中不仅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冒险和科技元素,还传递了勇气、智慧和善良的品质,更有对AI技术和科学伦理的深刻思考。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会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理性,同时不忘内心的温暖和善良。
——吴国斌
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这是一场关于AI与成长的探索之旅。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和安全问题。本书不仅让读者对AI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还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科技发展和个人成长之间找到平衡。无论是对科技感兴趣的青少年,还是希望了解AI技术的成年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李贝
阿里云高校合作总监,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与分部工委主任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与深度的科普和科幻作品,通过主角与AI少女罗布的奇妙冒险,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伦理、情感与未来。书中既有紧张刺激的剧情,又有对人性、科技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书中融入了大量AI知识,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轻松了解前沿科技。
——高林丽
摩尔线程市场生态副总裁
这是一部融合人工智能、冒险与成长的精彩科幻故事。从AI伦理到具身智能,从程序漏洞到人性选择,故事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展现科技的魅力,也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深思。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自己对算法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融入书中,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罗霄
实验编程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实践导师
作者把AI伦理、资本博弈和亲子关系炖成一锅黑色幽默“高汤”,咸的是程序员的秃头焦虑,甜的是小学生怼天怼地的反套路,辣到呛出眼泪的是技术狂潮下的人性微光。本书像份加密的艺术企划书,给科幻迷颅内造梦,给艺术家递创作工具,顺便嘲讽所有以为“AI不会背锅”的人们。这本书推荐给想用剧本解剖技术时代的创作者们。
——赵伯祚
导演、英国国际电影节集团执行董事长
作为WayToAGI引开源社区的创始人,我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用一个轻松、温暖的故事,把AI大模型、算法原理甚至伦理难题,都讲得通俗又有趣。小灵和罗布的互动有技术的碰撞,也有人情的温度。一路看他们闯关、解谜、面对成长的烦恼,常常使我会心一笑,也会认真思考:AI能不能有情感?技术的边界在哪里?这本书既让人脑洞大开,也让人感到温暖。无论你是AI极客、还是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值得一读。
——AJ
“通往AGI之路”知识库创始人
关于角色设计的变化,作者有话说
王锐
在《灵境奇遇》创作的2023年,Stable Diffusion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可用的地步,对于卡通角色的识别和生成都非常不尽如人意,甚至经常把人脸识别成其它物种,导致插画过程中经常得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结果。当时我还与插画作者康老师戏言,要想这些“成果”不浪费,不如再多写一部《图小灵漫游仙境》了。
角色设计演变史→
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当时设计了一种以Blender建模软件为基础,调整人物姿态,批量出图,再小幅度AI处理前景的技术方案。虽然人工干预的比例超过60%,但是有效地保障了第一本书的插画工作流程。
到了2024年底,当《拯救罗布计划》的文字稿基本完成,而插画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们却面临着一个有些挣扎的选择,那就是AI图生成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使用一些主流的AI作图平台,结合Lora等角色局部特征保持的方法,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制作出具有较高水准的卡通风格的插画作品,甚至可以模拟各种插画家的插画风格。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斟酌良久,决定大幅度地改良之前的工作流,只保留了Blender基础模型和角色姿态调整的部分,把后续的工作统统交给AI去处理。事实证明,这样得到的结果具有强烈的漫画风格,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一种更加熟悉的画风;当然,这样也会丢失一些原来的独立艺术风格。孰优孰劣,就交给读者去评判好了。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