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学术新人如何“破冰”:
谈开题、文献与汇报
2025年9月22日,物联网与信息安全团队讲座于泰达人工智能学院8号楼209教室召开。本次讲座以“学术新人如何‘破冰’:谈开题、文献与汇报”为主题,分享人是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王聪老师,参加人员涵盖研一、研二全体学生。
讲座核心内容:
讲座开篇,王聪老师先梳理了学术新人参与科研的五种常见方式,适配不同需求的学生:
(1)锁定所从事方向持续跟进:由导师主导,学生按课题组要求选择,适合希望在稳定方向积累的学生;
(2)研习本领域有代表性文章:从核心方法入手,需先确定研究方向,帮助学生夯实领域基础;
(3)关注兴趣方向探索:方向暂不明确时,从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兼顾兴趣与可行性;
(4)关注热点寻找机会:方向未定时,跟随领域热点快速进入科研角色,助力把握前沿动态;
(5)选择系统性分析文章:从经典文章学习写作方法,为学术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提供切入点。
随后王聪老师依次介绍了学术“破冰”三大关键环节:选题、文献选择和汇报。王老师强调,选题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需结合自身与领域情况综合考量;文献是科研的重要支撑,包括相关工作调研、确定研究内容;汇报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王聪老师结合方滨兴院士在方班的报告经验,提出PPT演讲需在九个方面下功夫,同时结合区块链分析、文本到图像扩散模型安全等案例具体说明。最终给出论文成功率占比:选题占比50%,实验部分占比30%,方法以及解决方案占比10%,撰写论文占比10%,呼吁同学们要更加注重选题和实验部分。
讲座总结与延伸:
讲座尾声,王聪老师结合“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数据(听讲仅10%,教授他人达90%),强调主动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讲座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讨论、实践、分享深化理解。她还提醒学生“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需以Hardwork、Passion、Responsibility对待科研,同时感恩给予指导的老师与学长。
会后,王聪老师与同学们展开简短交流,针对文献筛选、汇报技巧等具体问题答疑解惑。本次讲座切实解决了学术新人在开题、文献、汇报中的核心困惑,让同学们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情况,运用讲座所学的选题、文献、汇报方法,稳步推进科研与学习,在学术道路上扎实前行。
主讲人:
姓名:王聪
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办公电话:022-60600983
办公地点:科大西苑8-402
研究方向:1.密码学,信任管理;2.区块链;3.AI安全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团队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