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025 年 9 月 7 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参加新闻发布会。
2025年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首相职务。自民党内部权力斗争、参议院选举惨败、美日关税博弈……多重因素交织下,石破茂的辞职不仅是日本政治的一次地震,更预示着中日关系、美日同盟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这场政坛巨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权力游戏?新首相人选又将如何影响我的战略布局?
石破茂下台:一场“预谋已久”的政治自杀?
2025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滑铁卢,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首次失去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这一结果,直接触发了自民党内部一条不成文的“政治铁律”——“选举大败,领导引咎辞职”。
从1976年三木武夫到2007年安倍J三,历史上每一次自民党在国政选举中大幅减席,总裁无不选择下台以示负责。石破茂作为“败军之将”,本应遵循这一惯例,但他却试图打破常规,在败选后硬撑49天,直至9月7日才宣布辞职。
为何石破茂要“拖延”?
答案在于:美日关税谈判。
当时,日本正与特朗普政府就美国对日高额关税进行最后博弈。石破茂认为,若自己此时下台,可能导致谈判破裂,损害日本经济利益。他在辞职声明中直言:“现在美日关税交涉告一段落,我认为已经到了该为参院选举败北承担责任的时候。”
然而,这种坚持,在自民党内部却被视为“异样顽固”。反石破派系迅速集结,酝酿提前举行党总裁选举来“罢免”他。9月初,党内反对派已迫近所需门槛,石破茂深知大势已去,最终选择主动请辞,避免自民党发生正面对抗的分裂局面。
石破茂长期被视为自民党内的“异见者”,不属于传统主流派系。2022年安倍遇刺后,安倍系保守派声誉受损,石破茂抓住契机,在2024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但他上台后刻意未启用任何前安倍派系的人担任要职,试图摆脱安倍势力影响,推行更透明的政治资金改革和对华务实外交。
安倍派系和其他保守强硬派对石破并不真心拥戴。当石破茂执政出现破绽时(如众院和参院接连败选),这些潜伏的反对势力立刻集结发难。旧安倍派及旧茂木派等派系带头“倒石破”,甚至被指是导致自民党选举失利的一个诱因,却反过来将败选责任推给石破。
石破茂的事件,暴露出自民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非主流派即使短暂上位,也难以摆脱主流派的掣肘。这种“旋转门式”的频繁换相,让日本政治重现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混乱局面。
由于石破已经宣布不参加继任党总裁竞选,下一任日本首相将在几个主要候选人中产生。这些候选人的对华态度,将直接决定日本短期内对我政策走向。
·高市早苗(强硬保守派)对华观点参考完整版
·小泉进次郎(改革派新星)对华观点参考完整版
·茂木敏充(经验丰富的实权派)对华观点参考完整版
·林芳正(党内温和派)对华观点参考完整版
石破茂辞职后,日本政坛的焦点将迅速转向自民党总裁选举。据日媒报道,自民党计划于10月上旬加速完成党内选举,新的党总裁(即日本首相)有望在10月初诞生。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