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朝鲜日报发布文章《为无人机袭击做准备的烟雾库的必要性》,文章指出,无人机正在改变战场。从低成本改装的商用无人机到先进的军用平台,无人机已成为执行侦察、瞄准和精确打击任务的重要力量。其低成本、高可达性和高精确度使得对抗措施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这种趋势下,烟幕再次受到关注。长期以来,烟幕被用于隐蔽和欺骗,但在无人机战争中,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烟幕是一种防御措施,一种“软杀伤”方法,可以阻碍无人机的传感器和视觉,使其无法发现目标。
烟幕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很简单:成本失衡。使用价值数亿韩元的昂贵导弹来拦截价值数百万韩元的FPV无人机,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在乌克兰战争中,有效使用烟幕的部队显著减少了无人机袭击造成的损失。这表明,在实战中,低成本的干扰敌方目标的方法比昂贵的导弹更有效。烟幕不再是次要战术。在长期战争中,面对无人机集群的威胁和有限的预算,烟幕是一项关键的防御措施。随着战争性质的变化,防御战略的优先级也必须随之变化。面对来自天空的威胁,隐形可能是最有力的盾牌。
本文7800字,完整译文已上传至蓝军开源情报知识星球,请扫文末二维码加入星球免费下载2000+资料。如需购买更多精译报告及情报数据库,请联系微信:lanjunqingbao2081。
关键词:无人机传感器技术、烟雾库、烟幕技术
这是蓝军开源情报的第 407 期分享
编译 l 所长007
来源 l 蓝军开源情报(ID:Lanjunqingba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Lanjunqingbao2081)
1. 引言: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威胁的崛起及烟幕的作用
2. 烟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2.1.烟幕的基本原理:阻断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等电磁频谱。
烟幕的原理很简单:它们会形成一团由细小颗粒或液滴(极小的液滴)组成的浓密云雾,这些云雾会吸收、散射、折射、反射和扭曲光和电磁波。这一过程不仅会影响可见光,还会影响红外 (IR) 和毫米波 (MMW),使敌方传感器和光学设备难以准确瞄准目标。过去,烟幕主要用作视觉隐蔽手段,旨在在突袭期间隐藏坦克或致盲敌人。然而,随着探测技术从可见光谱扩展到电磁波谱,烟幕技术也必须随之发展。
如今的烟幕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遮蔽装置。它们旨在隐藏电磁频谱特定波段(例如红外或毫米波)内的目标,从而通过中和敌方使用的电磁频谱,使其落入地面电子战的攻击范围。现代坦克上安装的烟雾系统甚至可以干扰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热成像和雷达制导系统。这清晰地展现了隐蔽技术与探测技术之间的技术竞赛。
如今,烟幕的效用已不再仅仅在于其遮蔽视线的能力,而在于其能够中和无人机、侦察设备和反坦克制导武器所使用的各种电磁波段。最终,烟幕技术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烟雾”层面。它必须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电磁干扰系统,能够预测并响应下一阶段的多光谱传感技术。为了中和这些“天眼”,我们必须遮蔽它们所能探测到的所有波长。
2.2. 军用烟幕的种类和特点
军用烟幕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取决于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及其工作原理。
❍ 磷烟
白磷 (WP) 与空气反应性极高,可快速形成烟雾屏障,产生二次燃烧效应,且杀伤力有限。白磷主要分散在弹丸结构内,与空气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即五氧化二磷。白磷在高温下会导致严重灼伤,且反应性极高,如果不与空气隔绝,就会持续燃烧。它主要用于炮弹、炸弹和手榴弹。另一方面,红磷 (RP) 的反应性低于白磷,且不会自燃,因此操作起来更加安全。要使用红磷作为烟幕,需要将其与金属燃料、氧化剂和粘合剂混合制成弹药。红磷烟雾的作用不仅仅是遮挡视线,它还能阻挡红外线和可见光,甚至会干扰激光测距仪。
❍ 烟火烟雾
C烟雾弹由六氯乙烷(HC)、铝粉和氧化锌混合而成。这种混合物燃烧时,会产生由细小的氯化锌颗粒组成的灰白色烟雾。这些颗粒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转化为氯化锌、氯氧化锌和盐酸。美军曾使用一种名为AN-M8的HC烟雾弹,但现已停产,取而代之的是M83对苯二甲酸(TA)烟雾弹。TA烟雾弹燃烧温度低,毒性低,相对安全,但其烟雾产生效率低,因此可见度低于HC烟雾弹。
❍ 现代多光谱烟雾
先进的烟幕并非只对单一波段作出响应,其设计旨在干扰更广泛的传感器。它们融合了金属粉末、碳纤维、金属涂层纤维和颗粒等特殊材料,可在红外和毫米波范围内工作,从而干扰探测设备。韩国K-2坦克上安装的K419复合烟雾弹能够快速阻挡可见光、红外/激光和毫米波光谱。这是一个综合防护系统的典范,它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遮挡视线的功能,实现了多光谱响应。
❍ 烟幕部署方法和持续时间
烟幕可使用各种军事平台和弹药部署,包括坦克烟雾弹发射器、榴弹炮弹、迫击炮弹、手榴弹和便携式烟雾弹。此外,还可使用部署在水面上的浮动烟雾弹,用于渡河、两栖登陆和海军作战。烟雾持续时间因类型和部署方法而异。例如,KM5 HC 烟雾弹的持续时间为 12-15 分钟,而坦克烟雾弹通常可提供 30-45 秒的屏蔽效果。
白磷(WP)能够有效制造浓密的烟幕,并且高度易燃。然而,它会导致严重灼伤,并在环境中具有持续毒性。其使用在国际上存在争议。其他化学烟幕也对人类和环境构成风险。为了应对这些担忧,现代军事发展越来越强调使用对人类和环境友好的低毒烟幕。这种转变是在环境法规和影响评估的压力下发生的。
归根结底,发烟剂的选择和研发始终是一个难题。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军事效能(例如广谱屏蔽和长效持续时间)的同时,还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附带损害以及对友军和平民的健康风险。战术效用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还必须兼顾伦理、法律和后勤方面的考量。虽然需要更安全的替代品,但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测试,以确保其光谱性能和耐久性不会低于现有的、效力更强的材料。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弥补性能差距,同时满足安全标准。
3.无人机传感器技术及烟幕效果分析
3.1. 无人机探测传感器:光电/红外、雷达、射频、声学、激光雷达、导航传感器
无人机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执行任务。这些传感器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探测、跟踪、识别和精确控制。
❍ 电光/红外 (EO/IR) 摄像机:这些是利用可见光 (EO) 和热成像 (IR) 信息的主要探测传感器。它们能够高精度地定位目标(方位角和仰角),并支持基于软件的目标检测和分类。与射频 (RF) 或声学传感器相比,它们能够提供远距离探测,而红外摄像机在弱光条件以及雾雨等天气条件下尤其表现出色。先进的系统可以探测和跟踪最远 3 公里外的目标,并探测 2 公里内的无人机。
❍ 雷达系统:这些系统通常用于对空中目标进行初始远程探测,然后向其他传感器(例如光电/红外传感器)提供信息,以进行详细的跟踪和识别。雷达系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有效。量子雷达等新技术尤其适用于探测小型、快速或隐身无人机,即使在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有效探测。
❍ 射频 (RF) 分析:通过分析通信信号(例如无人机的控制链路和数据流)来检测和跟踪无人机的方法。
❍ 声学传感器:检测并分析无人机产生的声音信号。研究表明,某些声音频率会导致无人机陀螺仪共振,从而导致飞行不稳定。
❍ LiDAR(光探测和测距)传感器:该传感器发射脉冲激光信号,并精确测量光线击中物体后返回的时间,从而创建周围环境的精确实时 3D 地图。LiDAR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中的物体检测、跟踪、实时导航和避障等高级自主功能至关重要。
❍ 导航传感器:
GPS/GLONASS:利用卫星信号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位置坐标和高度信息。这构成了“返航”等自主飞行功能的基础。
惯性测量单元 (IMU):集成加速度计、陀螺仪以及磁力计的核心传感器组件。它测量角速度、加速度和磁场数据,为维持稳定的飞行姿态、控制方向以及在三维空间中跟踪运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磁力计:充当数字罗盘,提供有关无人机磁北极的信息。它可能会受到周围磁场的影响。
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以估算无人机的高度。由于气压计的精度不高,通常会搭配 GPS 或其他传感器使用。
加速度计:测量沿X、Y和Z轴的加速度,以确定相对于重力的位置和运动。陀螺仪:测量沿三个轴的角加速度,以提供有关无人机倾斜度的信息,使其成为维持水平飞行姿态的最基本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除了专用的光电/红外摄像机外,标准摄像机也可用作视觉传感器,执行障碍物检测、悬停位置维持和防撞等功能。这些功能通常依赖于复杂的图像分析算法。
3.2. 烟幕效果及每种传感器类型的局限性
❍ 可见光和 EO/IR 摄像机
烟幕在隐藏目标方面非常有效,使其无法被可见光摄像机和目视观测发现。现代多光谱烟幕,尤其是含有红外阻隔剂的烟幕,可以显著阻挡或扭曲红外信号。例如,已知红磷气溶胶是热成像系统部分有效的屏蔽剂。然而,当烟雾悬浮在空中时,红外阻隔效果可能是暂时的,而且,尤其是在磷基烟雾的情况下,一旦颗粒完全燃烧,屏蔽效果就会减弱。至关重要的是,集成在现代攻击直升机和可能更为先进的无人机中的先进过滤系统能够穿透各种类型的烟雾,并维持探测和交战。
这一现象表明,烟幕的有效性远不止于制造烟雾,它还扩展到电子战领域,能够扰乱威胁所使用的电磁频谱。这凸显了正在进行的“传感器到传感器”军备竞赛,这将决定不断发展的光电/红外传感器技术的成败。未来的烟幕发展应侧重于创建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光电/红外技术的动态多光谱配置,并可能加入目标信号管理或基于人工智能的滤波算法难以中和的广谱烟雾/掩蔽剂,从而保持其更长时间的有效性。
❍ 雷达和毫米波传感器
现代多光谱烟幕,尤其是为车载系统设计的烟幕,可以有效隐藏毫米波 (MMW) 波段的目标。烟幕装置可以在可见光、红外和毫米波范围内产生难以穿透的气溶胶。然而,虽然烟幕可以显著降低雷达可见度,但并不能完全隐藏目标,尤其是在高度先进的雷达系统面前。例如,量子雷达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它专门用于在杂乱或嘈杂的环境中探测小型、快速或隐身的无人机,有可能绕过一些基于烟雾的雷达对抗措施。
烟幕对抗雷达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能够有效与各种雷达波段的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屏蔽和散射材料的开发,旨在提供全面的吸收和散射,以抵消先进的雷达系统。其目标不仅仅是隐蔽;它还能主动操纵或扭曲雷达信号,以阻止精确探测和目标捕获。
❍ 激光测距和引导系统
阻挡可见红外光的烟幕会干扰激光测距仪系统。现代车载烟雾弹的设计目的是干扰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使用的激光制导系统。这种干扰是通过散射或吸收激光束来实现的,这使得激光测距仪难以获得准确的距离读数,从而影响其测量或制导能力。如果无人机直接使用高能激光作为武器,烟幕物理屏蔽激光热量或破坏性能量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烟幕主要用作激光情报收集(测距、目标捕获)的干扰装置,阻止无人机获取精确的目标数据。这对于阻止无人机获取精确目标所需的精确数据非常有效。
❍ 激光雷达传感器
LiDAR 系统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以创建详细的 3D 地图。由于烟雾是由众多粒子组成的气溶胶,它会固有地散射和吸收这些激光脉冲,类似于其他激光系统受到的影响。这种散射和吸收会显著降低 LiDAR 精确绘制环境图和探测物体的能力。例如,即使是密度低于烟雾的大雨,也已被证实会显著降低 LiDAR 的反射率,这意味着浓烟的性能下降会更加显著。这种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依赖 LiDAR 的无人机减速、停止,甚至迷失方向。
烟幕可以有效削弱依赖激光雷达的自主导航系统,可能迫使无人机以降级模式运行,减慢其速度,甚至中止任务。然而,在所有情况下,完全“拦截”可能无法保证,尤其是对于高度冗余或复杂的激光雷达系统。这表明,虽然烟幕是干扰自主无人机运行的有效对策,但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应该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降低和干扰的措施,而非绝对的中和措施。
3.3. 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消除烟幕的可能性。
现代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 (C-UAS) 越来越多地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该技术能够整合和处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射频和声学传感器。这种融合旨在克服单个传感器的固有局限性,并创建更稳健、更准确、更具弹性的环境感知。例如,光学传感器本质上受能见度和天气条件的限制,但这些弱点可以通过雷达或热成像传感器来弥补。即使可见光传感器(例如光电/红外摄像头)因烟雾而失效,无人机系统也可以依赖其他受烟雾影响较小或完全不受影响的传感器(例如雷达、射频和声学传感器)的数据。众所周知,热像仪和雷达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弱光条件下表现更佳,而这些条件下视觉烟雾是有效的。先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架构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经过专门设计,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也能增强无人机的检测、分类和跟踪能力。
尽管现代多光谱烟幕旨在覆盖多个电磁波段,但考虑到天气条件和其他因素,同时实现所有相关光谱(可见光、红外、毫米波、射频、声学)的完整和一致的屏蔽仍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
多传感器融合是烟幕效能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这意味着,虽然烟幕可能对单传感器无人机或特定频段有效,但面对能够组合和处理多个传感器数据的无人机,它们越来越脆弱。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彻底转变防御策略,从单纯依赖烟幕转向综合防御战略,该战略应与其他要素(例如电子战、动能拦截和物理屏障)协同作战。
4. 烟幕在无人机战争中的战略和战术运用
4.1. 隐蔽、欺骗和突袭战术
烟幕是军事行动中必不可少的隐蔽工具。其主要作用是隐藏部队、车辆(坦克、装甲运兵车等)及其行踪,避免被敌方发现和瞄准。这种能力对于维护作战机密和提高部队在战区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阻碍视觉和基于传感器的探测,烟雾可以干扰敌方瞄准系统,使无人机难以捕获、跟踪和锁定目标。烟雾还可以被战略性地部署,在实际行动正在进行时,造成部队在特定区域存在的假象,或者作为一种欺骗手段,通过伪装移动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资源。
烟幕是发动突袭的关键要素。通过快速部署浓密的烟幕,部队(例如坦克部队)可以快速穿过隐蔽区域,出其不意地袭击防御者,从而取得战术上的突然性。除了进攻用途外,烟幕在掩护友军从暴露位置撤退、营救被包围或孤立部队以及提供暂时的掩护以抵御敌方火力和监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2. 与主动防御系统集成:软杀伤保护
主动防护系统 (APS) 代表着一种复杂、多层次的车辆防御方法。在这一框架下,烟幕是“软杀伤”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物理摧毁来袭威胁的“硬杀伤”系统不同,软杀伤措施旨在通过干扰敌方传感器和制导系统来消除威胁。
现代坦克上安装的复合烟雾弹可在可见光、红外线和毫米波等广泛光谱范围内提供快速屏蔽。这对于防御无人机常用的光电/红外和雷达传感器尤为重要。当探测到威胁时,主动防护系统 (APS) 会自动部署烟雾弹来遮蔽目标,干扰导弹导引头,并为车辆提供规避机动时间。这种集成显著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例如,K-2 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就使用 K419 复合烟雾弹作为软杀伤手段。一些主动防护系统,例如俄罗斯的“竞技场”系统,利用多向雷达传感器探测来袭导弹并自动启动烟幕。
烟幕与主动防护系统的集成是应对无人机袭击的多层防御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烟幕会阻碍无人机传感器准确识别和跟踪目标,从而降低无人机袭击的精度,最终导致其被摧毁。鉴于无人机成本低且具有大规模部署的潜力,烟幕系统为昂贵的硬杀伤拦截方法提供了一种经济且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使其成为构建全面防御无人机威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烟幕作业中的环境和经济考虑
尽管烟幕技术具有军事用途,但其使用需要仔细考虑环境和经济方面。
❍ 环境影响:近年来,低毒、对人体和环境友好的烟幕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韩国军方研发的红外屏蔽烟雾弹就使用低毒烟幕来保护士兵健康、防止平民伤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军事设施和训练区周围的环境影响评估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危害的关键环节,但现场调查有限、影响预测困难等挑战仍然存在。
❍ 经济效益:烟幕被认为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无人机攻击防御手段。无人机拦截系统的建设成本可能高达数亿至数十亿韩元,而全球无人机防御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后将增长至数万亿韩元,这表明其成本结构较高。相比之下,烟雾弹的单价相对较低,而且可以大规模部署,持续保护大范围区域。
这种成本效益提升了烟幕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在面对廉价无人机大规模攻击时。烟幕通过禁用传感器而非物理摧毁无人机来阻止攻击,从而避免了昂贵的拦截措施,有助于长期防御行动的可持续性,并在有效利用军事预算方面带来显著优势。
5.结论与建议
随着无人机威胁成为现代战争的关键变量,烟幕正被重新评估,超越简单的传统战术,成为一种有效且经济的“软杀伤”防御无人机攻击的手段。烟幕已从最初的视觉隐蔽发展到能够阻挡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和激光等多种光谱的多光谱烟雾技术,在抵消无人机基于传感器的复杂瞄准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烟幕的有效性是动态的,并且会随着无人机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尤其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无人机,即使一个传感器失效,也能利用其他传感器的数据部分抵消烟幕的有效性。这意味着烟幕并非万能药,烟幕系统的设计要求会因敌方无人机的成分、颗粒特性、持续时间和传感器技术而异。
总而言之,虽然烟幕是一种经济有效且重要的无人机攻击防御手段,但单靠烟幕在应对所有威胁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以下建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烟幕对抗无人机攻击的有效性,并加强未来的防御策略。
❍ 持续研发多光谱烟雾技术:为了应对无人机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持续投入研发高性能多光谱烟雾剂,以在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和激光等电磁频谱范围内提供有效屏蔽。具体而言,需要研发具有复杂粒子结构和动态特性的烟雾系统,使其难以被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感器融合系统过滤或补偿。韩国目前拥有世界一流的烟雾技术。需要努力利用这些技术构建反无人机烟雾防护系统。
❍ 将烟幕作为综合防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烟幕应与其他防御措施相结合,例如主动防护系统 (APS)、电子战 (EW) 和物理拦截系统,构建多层次、全面的防御体系。烟幕应成为“软杀伤”的关键要素,干扰无人机传感器数据,降低攻击精度,并为其他防御措施的生效争取时间。该领域的领先技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反无人机烟幕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将战场情况纳入考量。
❍ 考虑环境和人体安全:在研发和使用发烟剂时,应强制使用低毒、环保的发烟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并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这不仅可以保障士兵的健康,还可以防止作战区域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军事行动。
❍ 战术作战策略的进步:为了有效部署烟雾弹,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天气条件(尤其是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在现代无人机战争中,烟幕仍然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增强友军装备的生存力,并支持作战成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战术作战的进步,烟幕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未来战场上有效对抗无人机威胁手段的价值。基于人工智能的反无人机系统和烟雾响应系统与国家预警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互补部署,对抗军事装备和设施,还可以对抗国家重点和固定军事设施。
目录
1. 引言: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威胁的崛起及烟幕的作用1
2. 烟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2
2.1.烟幕的基本原理:阻断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等电磁频谱。2
2.2. 军用烟幕的种类和特点3
3.无人机传感器技术及烟幕效果分析7
3.1. 无人机探测传感器:光电/红外、雷达、射频、声学、激光雷达、导航传感器7
3.2. 烟幕效果及每种传感器类型的局限性9
3.3. 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消除烟幕的可能性。11
4. 烟幕在无人机战争中的战略和战术运用13
4.1. 隐蔽、欺骗和突袭战术13
4.2. 与主动防御系统集成:软杀伤保护14
4.3. 烟幕作业中的环境和经济考虑15
5.结论与建议16
👇👇
👇👇景》
👇👇
原价999元! 星球试运营期间199元! 试运营结束,恢复原价!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