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与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协议:为恢复对华出口AI芯片,两家企业同意将H20、MI308等特供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史无前例的“芯片税”不仅暴露了美国技术霸权的经济勒索本质,更将中国芯片产业安全与自主创新推向风口浪尖。
根据协议内容,英伟达H20芯片与AMD MI308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需按15%比例上缴美国政府。
白宫公开承认该协议“可能扩展至更多公司”,而美国商务部尚未明确法律依据,仅表示“细节将进一步说明”。
这一安排表面是技术出口管制,实则是对企业利润的直接掠夺。
摩根大通测算,仅英伟达H20芯片2025年对华销售额或达230亿美元,按15%比例计算,美国政府每年可从中抽取34.5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协议未定义资金用途,特朗普政府仅强调其“为美国带来财政收入”的目标,彻底撕下“国家安全”的伪装。
“这相当于美国政府直接从企业利润中抽成,本质是技术霸权下的经济勒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指出,该协议不仅开创了“出口税”先例,更可能成为美国对全球高科技企业征收“技术保护费”的模板。
对此,美国一些分析师与专家仍质疑:若芯片可能构成美国国家安全风险,恢复销售的逻辑何在?
独立研究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乔赞帕(Martin Chorzempa)表示:“出口许可证的决定应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及美国政策目标的权衡,而非创造收入的可能性。”
“最终,这将形成一种动机——为获取收益而实施控制,而非因真正担忧国家安全风险而进行管控。”
作为与特朗普政府达成获取出口许可证协议的一部分,英伟达与超微半导体(AMD)同意将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支付给美国政府。这种联邦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勒索”行为,以及出口税本身,均涉嫌违宪。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向CNBC表示,计划恢复人工智能芯片销售是美国与中国稀土谈判的一部分,并将英伟达H20芯片描述为“第四等芯片”。
他称,即便最先进的芯片仍被禁止,允许中国公司使用美国技术也符合美国利益,可将其“锁定”在美国技术体系中。
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部分内容已面临法律审查。联邦上诉小组对其依据1977年法律(传统上用于制裁敌人或冻结资产)实施关税的权力主张持怀疑态度。
伯恩斯坦分析师针对收入分成协议表示:“我们不确定是否认可这一先例。”
“它会止步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吗?会仅限于受控产品吗?其他公司是否需付费才能在该地区销售?”
“对我们而言,这像是一条滑坡。”
分析师估算,该协议将使面向中国市场的处理器毛利率下降5至15个百分点,英伟达与AMD的整体利润率或将减少约1个百分点。
在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英伟达来自中国的收入达17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13%;AMD 2024年中国收入为62亿美元,占比24%。
英伟达警告,若H20芯片在中国停售,7月季度收入可能减少80亿美元;AMD则预计限制措施将导致年度收入损失15亿美元。
尽管美国政府宣称“出售H20不损害国家安全”,但H20芯片的实际性能与安全漏洞已引发中国高度警惕。
H20是英伟达为规避美国对华技术管制而设计的“特供版”芯片,其算力仅为国际市场主流H100芯片的20%。
这种性能阉割迫使中国企业采购更多芯片以满足需求,反而加剧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同时,H20需依赖美国高带宽内存(HBM)芯片,而HBM技术同样受美国出口管制,形成“卡脖子”闭环。
2025年7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芯片的“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要求其提交无安全风险证明。
尽管英伟达三次回应称“芯片无后门”,但中国官方未采纳其说法。
“特供芯片可能被植入隐蔽后门,成为数据泄露的通道。”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专家警告,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芯片级安全漏洞对国家安全、军事机密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远超传统技术领域。
协议未明确出口许可的长期稳定性,美国政府可随时以“国家安全”为由中断供应。
2025年4月,美国曾以相同理由禁止H20对华销售,导致英伟达库存积压45亿美元、AMD损失8亿美元。这种政策反复性使中国企业面临“断供-恢复-再断供”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产业链安全。
面对美国的技术霸权与经济勒索,中国正从政策、产业与市场三方面构建反制体系。
中国商务部明确反对“行政力量干预市场公平竞争”,并呼吁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分歧。
业内预测,中方可能采取对等措施,例如对美企在华销售的芯片或其他高科技产品征收类似比例的“技术准入费”,或加强数据安全审查、要求技术共享等。
中国芯片产业已进入“自主创新2.0”阶段。摩根大通预测,中国芯片自给率将从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彻底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中国官媒直言H20芯片“不环保、不先进、不安全”,尽管短期内部分企业可能因“现成可用”采购H20,但国内相关厂商已建立“断供替代方案”,长期看,国产芯片将主导中国市场。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