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圈(特别是国家护网期),
借用了“战犯审判”的框架,对不同级别蓝队人员在防守失败中的责任进行戏谑分级。其核心逻辑是:
职位越高,失误后果越严重,“战犯罪名”越重。
1. 甲级战犯(蓝队高级 Blue-A)
职责:全局防守指挥、策略制定、攻击溯源反制、资源调度。
“罪名”依据:若因策略失误导致系统被“打穿”(全面沦陷),需承担最大责任,类比“东京审判主犯”。
现实映射:高级蓝队日薪可达5000元/天,但一旦失败可能牵连单位领导撤职(如某证券单位二把手因护网失利被免职)。
2. 乙级战犯(蓝队中级 Blue-B)
职责:应急响应核心,需通过日志分析攻击链、快速封堵漏洞、提供解决方案。
罪名依据:未能及时处置红队攻击(如未阻断横向移动、未修复关键漏洞),导致损失扩大,类比“从犯”。
高压体现:2021年后规则要求蓝队必须“还原完整攻击链”才能少扣分,仅发现攻击不加分。
3. 丙级战犯(蓝队初级:Blue-C/D/E)
职责:安全运维、日志监控、基线检查、告警初步分析。
罪名依据:因经验不足或疏忽“没看见告警”,错过早期攻击迹象(如暴力破解日志、可疑C2连接),被视为防线失守的“导火索”。
技术短板:初级人员常因不熟悉工具(如Splunk日志分析)或攻击手法漏报。
4. 无罪释放(蓝队初级 Blue-F/部分Blue-E)
定位:省级裁判或基础运维岗,不直接参与核心防守。
“无罪”逻辑:责任范围小(如只做合规检查),或未分配关键任务,失误影响有限。
潜台词:调侃初级人员“躺赢”,反衬高中级的压力。
蓝队初级告警不处理,还要处理抖音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