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期带着一个新的模型——Aurora/极光,出现了,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大多数天气和气候预测系统速度慢且成本高昂。它们依赖于复杂的、基于物理的模型,这些模型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构建,并且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运行。
Aurora大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快、更灵活的替代方案。其经过超过一百万小时的地球系统数据训练,在各种任务中都能与顶级预测系统相媲美或超越它们,同时运行速度提高了 100,000 倍。
Aurora 在四个关键领域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果:空气质量、海浪、热带气旋和高分辨率天气。它在 74% 的目标上优于 CAMS 的空气污染预测,在 86% 的情况下改进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海洋波浪模型,并且比全球每个主要机构更准确地跟踪气旋。它还以 0.1° 的分辨率生成 10 天的天气预报,其准确性优于欧洲中心的自有高分辨率模型。
“极光”模型为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驱动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拥有13亿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其核心采用了3D Swin Transformer架构,并配备了灵活的Perceiver编解码器,使其能处理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的异构数据。
该模型是开源的,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数据针对新任务进行微调。这使得它对于无法获得高端计算基础设施的国家和机构特别有用。
该研究在四个关键领域对“极光”的性能进行了严格的业务级评估,结果详实。
在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方面
“极光”是首个能在0.1°(约11公里)分辨率下运行的AI模型。在与全球公认的顶级数值预报系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IFS HRES模型的直接对比中,“极光”在92%的预报指标上表现更优。在复盘2023年重创欧洲的“夏兰”风暴时,“极光”是当时多个主流AI模型中,唯一准确预测出风速急剧增强趋势的模型。
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上
“极光”的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其5日路径预测的准确性,全面优于(100%覆盖)包括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中国气象局在内的全球七个主要官方预报机构。相较于官方预报,其在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区域的2至5天路径误差平均降低了20%至25%。
在空气质量和海浪预报这两个专业领域
“极光”同样展示了其潜力。它能生成为期5天的全球空气污染物预报,在74%的指标上超越了欧洲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CAMS)的专业系统,而计算速度提升了约10万倍。对于海浪预测,其10天预报的准确性在86%的指标上优于ECMWF的专用海浪模型。
研究者指出,未来该模型还可被拓展至海洋环流、植被生长、野火以及农业生产力等更广泛的预测任务中,标志着数据驱动的地球科学研究正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代码:
https://github.com/microsoft/auror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005-y
往期推荐:
欢迎交流
笔者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遥感、大模型等业务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