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泰国警方联合移民局展开代号 “安泰打击行动” 的突袭,成功捣毁一个集勒索软件传播与非法赌博于一体的跨国犯罪团伙。其中6名中国公民被确认为核心网络犯罪嫌疑人,他们利用伪装的恶意链接,向中国企业大肆投放勒索软件,威胁企业网络安全。
在现场,泰国警方发现6名中国籍嫌疑人正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向中国企业发送伪装成正常通信的恶意链接。这些链接暗藏勒索软件,一旦点击即可瘫痪目标网络,索要加密货币赎金。警方查获9台笔记本电脑、15部智能手机和多个便携硬盘,这些设备成为揭露犯罪团伙的关键证据。嫌疑人承认,他们受雇于幕后操控方,以有组织的方式专门攻击中国企业,展现出极高的隐蔽性和专业性。
勒索攻击是当前影响极为广泛的网络威胁之一,具备“即时性、直接性、复合型”等特点。主要体现在:
经济损失:企业需支付赎金(尽管不建议)、恢复系统的成本、业务中断的间接损失(如停工、订单流失)。例如2021年美国Colonial Pipeline被勒索后,支付440万美元赎金,且因燃油运输中断导致美国东海岸恐慌性购油,间接损失远超赎金。
业务瘫痪:攻击者加密系统数据或锁定关键设备,迫使医院、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停摆。例如2022年爱尔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HSE)遭攻击后,数千台设备被锁,急诊、手术被迫推迟。
数据二次伤害:近年来 “双赎金” 模式(加密数据 + 泄露威胁)普及,攻击者若未收到赎金,会公开敏感数据(如企业机密、用户隐私),导致长期信任危机。例如2023年某连锁酒店遭攻击后,数百万客户身份证、信用卡信息被泄露,引发集体诉讼。
此外,勒索攻击在特定维度更具破坏性。如数据泄露导致的隐私和信任危机;APT攻击威胁国家安全和关基安全;供应链攻击导致涟漪式扩散的系统性风险;DDoS攻击中断公共服务引发恐慌;破坏性攻击直接威胁物理安全。
因此,勒索攻击的 “复合型危害”(经济损失 + 业务中断 + 数据泄露)使其成为当前对企业和组织最具 “紧迫性威胁” 的攻击类型之一,需与其他攻击类型同等重视。
综上所述,勒索攻击虽然不是危害性最大的网络攻击,但同样需要企业审慎对待,并提高全体员工对勒索工具的认知。
为此,安在新媒体面向公众,打造“一分钟安全讲堂”“20秒安全科普”等图文、视频公益栏目,宣传普及办公、生活、出行、消费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面向社群用户,推出“网络安全意识团购服务”,涵盖宣传素材、培训课程、威胁体验、游戏互动等,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掌握安全要点,并提供定制化安全策略咨询。
视频课程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于一体,将网络安全知识内容在短时间内传达给受众,相比文字或图片,视频更能够吸引用户注意力,并快速提升认知度。
图文讲义可以细致地展现出各类安全风险的危害,企业可将其以展板、易拉宝形式放置于办公区域,持续性加深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训讲义能够将网络安全知识系统地、完整地展现给员工,从而全方位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此外,通过系列课程宣讲及课后作业或考核,也可以有效掌握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Tina(诸子云群秘Tina)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