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0日印巴停火协议达成后,双方高调宣扬军事胜利,但网络空间的对抗持续激化。据CyberKnow监测,71个黑客组织卷入冲突,过去一周针对印度的网络攻击达241起,远超巴方的36起。印度政府、金融、教育及医疗系统成主要目标,攻击类型以DDoS、数据泄露和网站篡改为主巴方虽受攻击较少,但关键基础设施亦面临渗透风险。网络战成为停火后双方角力的新战场,凸显地缘冲突协同网络空间对抗的趋势。
据5月10日至16日监测数据显示,印度遭到网络攻击共记录超200起,以近50个威胁组织实施了攻击活动,目标涵盖政府、金融、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DDoS攻击最为频繁,占比约40%,主要针对政府门户(如财政部、国防部、选举委员会)及金融机构(印度央行、巴罗达银行等),威胁组织“Dark Storm Team”及“Keymous+”尤为活跃。数据泄露事件紧随其后(35%),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企业数据库及敏感政府数据,例如GST网络(8.5亿条记录)和印度政府门户数据库遭泄露,攻击者“GARUDA ERROR SYSTEM”多次现身。网站篡改(15%)和初始访问凭证泄露(10%)同样突出,教育机构(如多所大学)和医疗系统成重灾区。威胁行为者多通过Telegram平台发布攻击证据,部分利用暗网论坛交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级关键基础设施(如电信、能源)频繁遭袭,凸显印度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脆弱性。建议加强公私协作,提升实时监测与应急响应能力,以应对持续升级的网络威胁。
攻击事件态势
5月10日印巴停火后,针对印度的网络攻击呈现“报复性波动”特征。停火首日(10日)攻击量达52起,次日(11日,周日)骤降至14起,或因黑客组织短暂休整。12-13日迅速反弹,13日飙升至73起峰值,攻击者可能借停火“窗口期”发动高强度打击,目标集中於政府门户(如财政部、选举委员会)及金融系统(印度央行)。此后攻击量逐日回落(14日28起、15日37起、16日18起),反映冲突从“全面激化”转向“精准渗透”。停火初期的高峰暴露印度关键设施防御脆弱性,周日低点揭示攻击者的策略性节奏调整。认知战同步升级——13日高峰伴随社交媒体大量伪造的“巴方谣言”,意图煽动民意施压政府。未来攻击或转向长期潜伏、数据窃取与舆论操控结合的新型混合战模式,节假日与政治节点或引发新一轮冲击波。
过去一周针对印度人网络攻击组织异常活跃,主要威胁行为者及攻击频次如下:
头部威胁Keymous+以39次攻击位居榜首,攻击频率超次位组织2倍以上,凸显其高度组织化运作特征。次级威胁集群:Dark Storm Team与Islamic Hacker Army(各17次)、GARUDA ERROR SYSTEM与TengkorakCyberCrew(各16次)形成第二梯队,主要针对政府及关键基础设施。区域性活跃组织:印尼背景的INDOHAXSEC(9次)、孟加拉SYLHET GANG-SG(7次)及中东Moroccan Black Cyber Army(2次)持续在特定地域发动定向攻击。另外监测发现,NATION OF SAVIORS(12次)、Cyber Error System(12次)等组织开始采用自动化工具提升攻击效率,而新兴组织如HexaForce Alliance、SUMATRA UTARA CYBER TEAM等虽攻击次数较少(1-3次),但技术手段呈现APT化趋势。
此前,据Cyberknow于5月13日的统计,卷入本轮印巴黑客大战的各类黑客组织已达到71个,其中支持巴方的53个,支持印度的18个。 这一数字与本周出现的攻击组织大致吻合。
本周监测到的241次网络攻击中,DDoS攻击以112次(占比46.5%)成为主要攻击形式,集中针对金融、游戏行业基础设施;网页篡改(Defacement)72次(30%)紧随其后,多涉及政府官网及企业门户的非法内容植入。数据安全事件方面,数据泄露(Data Breach)32次与数据泄漏(Data Leak)3次暴露企业数据库防护薄弱点,初始访问(Initial Access)17次反映攻击者持续渗透尝试。勒索软件攻击仅1次,显示短期内加密勒索活跃度降低。整体攻击趋势呈现"破坏优先"特征,快速致瘫类攻击占比超七成。
攻击目标行业状况
本周监测数据显示,政府行政(48次)与教育行业(42次)合计占比达45%,成为网络攻击首要目标,凸显公共部门网络安全防护薄弱性。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承压,国防航天(9次)、能源公用事业(5次)及金融板块(银行10次+金融服务业9次)遭受针对性攻击。医疗健康(12次)、建筑(7次)及IT服务(7次)位列第二梯队,攻击者瞄准民生相关系统。攻击范围呈现高度分散化,波及零售、制造业、艺术、农业等近30个细分领域,反映攻击者无差别渗透策略。
未来态势分析
未来印巴网络对抗将向“混合战争”演化。印度凭借庞大的数字生态和官方媒体优势(如印度时报、国防新闻、DD News等),可能强化“叙事主导权”,通过社交媒体定向推送虚假信息(如捏造巴方军事动态),煽动国内民族情绪并塑造国际舆论。巴基斯坦或转向加密平台(如Telegram)及代理黑客组织,以“反叙事”攻击印度社会矛盾(如宗教冲突)。
技术层面,印度关键基础设施仍面临DDoS、勒索软件威胁,但认知战危害更甚——伪造政府声明、AI深伪视频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巴方则可能以“不对称手段”渗透印度能源、金融系统,并借第三方黑客散播印度“数字殖民”叙事。国际层面,印度或联合美西方推动“网络规范”压制巴方,而巴寻求中东北非技术支援。双方虚实结合的混合攻势,恐使南亚成为全球认知战试验场,加剧区域不稳定。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