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数据安全教育培训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 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伴随着威胁环境升级,网络攻击手段(如勒索软件、钓鱼攻击、APT攻击等)不断进化,攻击频率和破坏性显著增加,人为漏洞是主要风险,通过教育提升用户识别钓鱼邮件、防范社交工程攻击的能力,可减少高达70%的安全事件;满足合规与法律责任,法规强制要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行业认证需求如ISO 2700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鸡巴要求》等标准将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作为合规必要条件,缺乏培训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合作资质或违规; 保护企业与个人的核心资产,数据即竞争力、个人隐私防护,个人用户需掌握隐私保护技巧(如双因素认证、隐私设置优化),避免身份盗用、金融诈骗等风险; 构建安全文化与组织韧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定期培训可推动企业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使员工从“最弱环节”转变为“第一道防线”,针对内部人员(如离职员工、第三方供应商)的权限管理和行为规范培训,可降低内部数据滥用风险,减少内部威胁; 应对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基于新技术挑战、技能迭代需求,员工需了解零信任架构、云安全配置、AI伦理等新兴领域的安全实践,避免技术误用。
网络和数据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组织存续、个人权益及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投资。通过系统化教育,可将安全风险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信任资产”,为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从合规的视角,我们试枚举了有关教育培训的几条法律及标准要求,以便各单位在开展教育培训时进行参考。
1、《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2、《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公网安【2020】1960号)
应全面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完善人员管理、教育培训、系统安全建设和运维等管理制度,加强机房、设备和介质安全管理,强化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定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加强日常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管理措施有效落实。
3、《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除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还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
(一)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二)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
(三)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四)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4、《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五条 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评价考核制度,拟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计划;
(二)组织推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开展网络安全监测、检测和风险评估;
(三)按照国家及行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四)认定网络安全关键岗位,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工作考核,提出奖励和惩处建议;
(五)组织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六)履行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制度;
(七)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服务实施安全管理;
(八)按照规定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和重要事项。
5、《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
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和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要积极宣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积极推动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前期准备。
6、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
标准:
7.18.3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告知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
8.18.3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告知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
b、应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c、应定期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技能考核。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