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安全攻防战中,攻击者平均只需3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系统的渗透任务,而企业平均需要27天发现威胁、15天甚至更久才能完成处置(IBM数据)。
传统安全响应依赖人工排查日志、研判威胁、配置防火墙,效率低、误操作风险高,且面临两大核心痛点——信息碎片化和响应滞后性。
信息碎片化指日志、情报、设备分散在不同系统,形成“数据孤岛”,导致信息不完整、不连贯,影响安全响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响应滞后性表现为从告警到处置需跨团队协作,攻击窗口期被无限拉长,这期间攻击者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损害。
「万径千机」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基于大模型构建的智能安全决策体,深度融合威胁理解、逻辑推理与API调度能力,实现了自主决策引擎、多系统协同中枢、动态知识进化三大突破:
「万径千机」与传统解决方案对比
首先,我们将API文挡放入工作目录,并让「万径千机」读取文件内容以知悉各接口调用方式。
然后,我们下发任务,开始执行任务流程。
Step 1:攻击路径溯源 —— 穿透日志迷雾
「万径千机」调用攻击日志查询API
AI行动逻辑
解析返回的attack_paths字段(如/api/v1/login, /admin/console),识别攻击者尝试突破的关键入口。
结合请求频率、时间戳等隐含特征(模拟系统未展示),构建攻击者行为画像。
Step 2:威胁情报研判 —— 从数据到决策
「万径千机」调用威胁情报验证API
AI决策依据:
若is_malicious为true且confidence_level≥90%,触发高危处置流程。
分析threat_type(如Brute Force),匹配预设封禁策略或动态生成新规则。
Step 3:智能封禁执行 —— 防御无感落地
「万径千机」自动发起封禁指令
防御扩展性:
支持联动WAF、EDR等设备,封锁IP、终止进程、隔离主机多措并举。
自动生成处置报告,同步至SIEM平台,构建防御知识库。(如下图)
「万径千机」场景演示视频
第一,速度升维。速度升维使得安全响应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平均修复时间(MTTR)下降90%,极大地缩短了攻击窗口期,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第二,成本重构。单个AI员工可替代3-5人初级分析师团队,降低人力成本,释放人力资源,使其能够聚焦于更高级的威胁应对和战略规划。
第三,防御前置。通过攻击路径推演,能够预测下一步攻击目标,实现“未攻先防”,将安全防护从事后应对转变为事前预防。
以某金融客户为例,接入「万径千机」后,其误报处理工作量减少70%,APT攻击检出率提升40%,封禁效率达2000+ IP/分钟,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效率金字塔」在提升安全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防御能力方面的卓越价值。
「万径千机」的终极目标——构建企业级安全免疫系统,它体现在三个关键方向。
首先是横向扩展,通过集成漏洞扫描、蜜罐诱捕等子系统,打造一个动态防御矩阵,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
其次是纵向深化,结合ATT&CK框架,深入到TTPs(战术、技术、过程)级别进行攻击反制,不仅能识别已知威胁,还能预测未知威胁,做到“未攻先防”,将安全防护从事后应对转变为事前预防。
最后是生态协同,通过API开放平台,连接行业威胁情报网络,实现“一处发现,全局免疫”,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安全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免疫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AI与攻击者赛跑的零和游戏中,「万径千机」正在为安全团队装上“涡轮引擎”。
当每一台设备、每一条日志、每一次封禁都被赋予自主思考的能力,网络安全的终局,或许不再是“防不住”,而是“攻不破”。
「万径千机」官网链接:
https://megavector.cn/safetyProduct/qjLargeModel
GitHub链接:
https://github.com/yaklang/secmate
往期内容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浏览文章)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