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已从单纯的访问工具演变为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企业浏览器更是从“可选工具”进化为“数字基建的核心组件”。在政策驱动、技术革新以及市场需求的三重因素推动下,企业浏览器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本文基于赛迪报告与行业热点对企业浏览器的应用价值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度解读。
一、企业浏览器的市场现状
根据赛迪顾问《中国企业级安全浏览器市场研究报告(2024)》提供的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浏览器市场规模已达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将达到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这一增长数字背后,是政企机构对”浏览器作为数字化办公核心入口”的战略性认知转变。随着Web化办公的全面普及(90%的办公系统为Web应用,平均每个团队使用40-60个Web应用,员工85%以上的工作日时间是在浏览器上度过的),浏览器已从单纯的访问工具演变为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浏览器的资本赛道日益火热,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2月初,企业浏览器厂商Island正处在由投资公司Coatue Management领投的一轮融资中,估值达45亿美元;2023年,Talon Security被Palo Alto Networks以6.25亿美元收购。同时,行业巨头们也纷纷入局,Google推出了Chrome Enterprise Premium,微软推出了Edge for Business,这些事件也无疑为全球企业浏览器市场注入了强进动力。
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6年60%的企业将使用专用浏览器作为核心安全控制点,预计将替代至少3种传统安全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安全厂商展现出更强的创新势能。例如奇安信、360等网络安全厂商在海外尚未提出企业浏览器的概念时,便已推出了相应产品。展现出国内厂商在网络安全行业的创新突破。
二、企业浏览器重构了安全技术范式
由于Web应用成为主流,通过Web应用产生的数据泄露事件日益增加。数据显示,80%的数据泄露来自Web应用程序和电子邮件(主要通过浏览器访问),53%的企业对自己解决未管理/管理不善的设备中的安全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只有 6% 的企业非常有信心),这表明现有的安全技术并未很好地解决Web应用的数据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传统的安全防护依赖多层独立工具(如防火墙、DLP、VPN等),形成复杂且低效的“堆叠式”架构。而企业浏览器通过将安全能力原生集成到浏览器本身,在可见性、控制力、防护力、用户体验和部署成本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真正实现从“堆叠式安全”到“原生集成”的范式升级,具体表现为:
工具替代:企业浏览器可以替代VDI(如Citrix、VMware)、安全网关(如Zscaler)、Web隔离(如Menlo Security)等至少5类传统工具,从而减少30%以上的综合成本;
攻击面收敛:浏览器作为统一入口,集中管控90%以上的Web应用访问行为,减少因多工具接口不一致导致的安全盲区;
策略一致性:传统方案需跨终端、网络、云端配置策略,易产生规则冲突。企业浏览器支持基于身份的动态访问控制(集成零信任),确保策略在混合办公场景下无缝生效。这不仅提升了策略的实施效率,还降低了企业合规管理的复杂度;
落地便利性:企业浏览器与市面上的主流浏览器(如Chrome、Edge)保持一致的使用体验,集成的安全功能通常在员工正常使用流程中自然触发,不会产生工作流摩擦造成员工抵触。此外,企业浏览器也能透明地获取业务访问中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大幅降低后续的数据运营成本。
三、国产企业浏览器的独特价值
国产企业浏览器不仅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着作用,还在多个其他场景展现了独特价值:
统一浏览器管理。自2008年Google发布Chrome浏览器以来,其全球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并早已成为全球Web领域的事实标准。国际上的多数业务系统默认基于Chrome浏览器进行开发,随着Chrome版本的迭代,业务系统的接口更新也迅速跟进。然而,国内浏览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集成双内核引擎,实现了对基于Chrome和IE内核的业务系统的兼容,同时还延续支持了Chrome迭代过程中所废弃的重要接口(如Flash、NPAPI等),客观上推迟了国内Web开发标准的迁移速度。因此,在近二十年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国内并存大量的基于不同内核、不同版本的浏览器建设的业务系统,企业需要多款浏览器进行管理,运维工作因此变得愈加复杂。通过部署统一的企业浏览器,可以实现一款浏览器对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全面兼容,避免员工在工作中频繁切换浏览器,还能避免消费者浏览器接口变动导致的业务中断,同时通过集中管理平台也能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效率。
信创平台兼容。信创平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计算平台,国产浏览器进行了深度适配优化。而国际主流浏览器如Chrome、Edge并未针对信创平台开发专用版本,且其Linux版本在信创平台上存在兼容性问题,不能满足信创平台的使用要求。此外,信创平台不支持IE内核,导致访问基于IE标准建设的业务系统时出现兼容性难题。国产企业浏览器则提供了相应解决方案,可以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平稳过渡。
密评合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和《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推进,浏览器需支持国产密码算法以满足合规要求。国产企业浏览器能够集成这些算法,确保企业在业务访问中的合规性。
企业浏览器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定制化能力,通过定制化的企业浏览器,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应用开发、终端运维的权限管理、数据流转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了企业浏览器逐渐成为统一的业务访问平台。
四、企业浏览器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Gartner、赛迪等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企业浏览器市场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趋势。Gartner预测,2027年企业浏览器将成为企业超级应用战略的核心,并推动企业安全的重大转型。
企业浏览器厂商应意识到,组织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安全特性的消费者浏览器。它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平台,将安全性、合规性和生产力工具深度整合到员工日常工作的核心区。从分散的工具到以浏览器为中心的企业平台的转变,有望通过使浏览器本身成为企业工作环境的基础。未来企业浏览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演进:
更强大的安全能力:企业浏览器将通过集成更多的安全能力(如UEBA),取代更多的传统安全工具。此外,企业浏览器将与终端安全工具(如EDR)、数据安全工具(如DLP、RBI)、网络安全工具(如CASB、云防火墙)深度协作,构建更为精细化的多层次防护网,深入实现零信任细粒度的动态访问控制,并成为SASE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办公赋能:企业浏览器将进一步渗透到员工的工作流中,集成AI工作流引擎,分析员工的浏览行为和需求,为不同的业务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建议和优化。通过集成的低代码自动化构建器,帮助员工在熟悉的工作流程中便捷实现任务自动化,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生态开放平台化。企业浏览器将逐步发展为一个开放平台,连接更多企业安全、运维以及生产力工具。它将通过标准化API和插件接口,与其他企业工具(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自动化运维系统等)无缝对接,推动工作生态的灵活构建。此外企业浏览器将在合规框架下,通过标准化的数据传输与分析接口,将浏览数据、行为数据和安全事件数据发送到外部分析系统(如SIEM、SOC)。帮助企业进行安全事件监控、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和数据价值。
五、企业浏览器供应商选择建议
由于企业浏览器具备平台化基础设施的特性,企业用户在选择企业浏览器供应商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应特别关注以下因素。
厂商规模与经验
产品方案能力
产品创新能力
生态协同能力
产品可扩展性
总之,企业用户应选择具有长期稳定支持能力、强大创新动力的供应商,确保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持续的技术保障。
结语
企业浏览器已从“可选工具”进化为“数字基建的核心组件”。在政策驱动(如数据安全法)、技术革新(如AI、GPT)与市场需求(BYOD、混合办公)的三重因素推动下,企业浏览器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厂商需以技术为矛、生态为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推动企业浏览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市场和客户也应加快认知转型,将企业浏览器视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其在安全、生产力和协同办公中的应用,推动行业规范的制定与标准化,促进整个生态的健康成长。
文章部分数据引自:
1、赛迪顾问——《中国企业级安全浏览器市场研究报告(2024)》
2、Gartner——《Emerging Tech-Security — The Future of Enterprise Browsers》
3、Verizon——《2024 Data Breach Investigations Report》
3、Paloalto Networks——《Embrace The Browser-Driven Workspace》
关于作者
田亮 奇安信浏览器事业部总经理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