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7日
实施日期:2017年6月1日
核心内容:
确立网络空间主权原则,明确网络运营者安全责任。
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保护,实施等级保护制度。
规范个人信息保护,限制数据跨境传输。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发布日期:2021年6月10日
实施日期:2021年9月1日
核心内容:
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明确重要数据目录。
规范数据交易与开发利用,强化数据出境安全监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发布日期:2021年8月20日
实施日期:2021年11月1日
核心内容:
对标国际标准(如GDPR),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赋予个人知情权、删除权、可携带权等权利。
严格限制敏感个人信息处理与跨境传输。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6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1日
核心内容:
规范密码分类管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商用密码)。
推动商用密码自主创新与安全应用。
二、配套法规与政策
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发布日期:2021年7月30日
实施日期:2021年9月1日
发布单位:国务院
核心内容:
明确CII的认定标准与运营者责任。
要求CII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需通过安全审查。
2.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4年修订版)
最新修订日期:2024年3月1日
实施日期:2024年6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发改委等13部门
核心内容:
扩展审查范围至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
强化对境外上市企业的数据安全审查要求。
3.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发布日期:2022年7月7日
实施日期:2022年9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
核心内容:
要求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前需通过安全评估。
明确数据出境申报流程与评估标准。
4. 《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
发布日期:2023年2月22日
实施日期:2023年6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
核心内容:
为个人信息出境提供标准化合同模板。
适用于非CII运营者且处理个人信息量较小的场景。
5.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日期:2024年5月15日
实施日期:2024年10月1日
发布单位:国务院
核心内容:
细化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明确重要数据目录制定流程。
规范平台数据处理活动与算法透明度要求。
5. 《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日
实施日期:2025年1月1日(过渡期至2025年6月)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科技部
核心内容:
要求生成式AI服务提供者备案,并定期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禁止使用非法爬取数据训练AI模型,强化训练数据来源合法性审查。
明确深度合成内容(如AI换脸)需显著标识并取得用户同意。
6. 《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制度(试点)》
试点启动日期:2024年12月1日
适用范围:上海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
核心内容: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如数据安全能力认证达标)简化数据出境审批流程。
允许白名单企业向特定国家和地区传输一般数据,无需逐案申报。
7. 《车联网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发布日期:2024年8月15日
实施日期:2025年3月1日
发布单位:工信部、国家网信办
核心内容:
分类管理车联网数据(车辆运行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地理信息数据)。
要求车企建立数据安全网关,限制敏感数据出境。
8.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
发布日期:2024年6月20日
实施日期:2024年12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
核心内容:
规范区块链节点接入、智能合约审计、链上数据隐私保护。
要求区块链服务提供者记录并留存用户操作日志至少6年。
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等保2.0)
实施日期:2019年12月1日
核心内容:
扩展保护对象至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
要求网络运营者按等级(等保1-5级)落实安全措施。
2.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7988-2019,DSMM)
实施日期:2019年8月30日
核心内容:
评估组织数据安全能力的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至优化级)。
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4)
修订日期:2024年1月1日
实施日期:2024年7月1日
核心内容:
新增对生物识别信息、算法推荐的合规要求。
强化个人信息收集的最小必要原则。
4. 《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2024版)
发布单位:工信部
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核心内容:
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数据安全的技术与管理标准。
5. 《信息安全技术 零信任参考架构》(GB/T 43241-2024)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日
实施日期:2024年10月1日
核心内容:
定义零信任架构的三大核心组件(身份验证、动态策略引擎、持续监测)。
提供企业部署零信任的技术实施指南。
6.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要求》(GB/T 43439-2024)
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发布单位: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核心内容:
规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漏洞修复等安全要求。
明确平台运营者需每季度开展渗透测试。
7.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分级规范》(YD/T 4124-2024)
实施日期:2024年7月1日
发布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核心内容:
将云服务商安全能力分为三级(基础级、增强级、优化级)。
要求云服务商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安全能力评估。
四、重要政策文件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23年7月10日
实施日期:2023年8月15日
发布单位: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
核心内容:
规范AI训练数据处理、内容安全与用户权益保护。
要求生成内容需标识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8日
实施日期:2023年1月1日
发布单位:工信部
核心内容:
针对工业、电信、无线电领域数据提出分类分级要求。
建立重要数据备案与风险评估机制。
3. 《关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0日
发布单位: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
核心内容:
推动数据交易市场规范化,建立数据产权制度。
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
五、关键名词解释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
定义: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如能源、金融、交通领域)。
依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2021年)。
等级保护制度(等保)
定义:对网络系统按五个等级实施差异化安全保护的国家制度,涵盖技术与管理要求。
标准:GB/T 22239-2019(等保2.0)。
数据分类分级
定义:根据数据重要性、敏感性划分保护等级(如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
依据:《数据安全法》(2021年)、《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24年)。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定义:重要数据或个人信息向境外传输前需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的安全审查。
依据:《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2022年)。
零信任架构(Zero Trust)
定义:以“永不信任,持续验证”为核心的安全模型,动态控制用户与设备访问权限。
政策推动: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
数据要素市场化
定义: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通过交易、共享、流通等方式释放其经济价值。
政策依据:《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2022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2024年)。
智能合约审计
定义:对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的安全性、合规性进行技术审查,防止漏洞导致资产损失。
标准依据:《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2024年)。
数据海关
定义:在特定区域(如自贸区)设立的跨境数据监管平台,对数据出境实施分类分级审核。
实践案例:深圳前海、上海临港试点。
深度合成标识
定义:对AI生成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添加显著标识(如水印、元数据),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法规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3年)、《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办法》(2024年)。
工业互联网安全网关
定义:部署在工业控制系统边界的专用设备,用于隔离内外网、监测异常流量并阻断攻击。
标准依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要求》(GB/T 43439-2024)。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