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
2020年,全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达到92.7万,造成群众损失353.7亿元,网络诈骗案件占全部刑事警情案件的40%。前不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因为反诈宣传民警连麦搞笑博主,在网络掀起了一阵反诈骗的热潮,随着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危害的了解不断加深,电信网络诈骗逐渐成为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犯罪类型。
要打击根治电信网络诈骗现象,把防线放在用户端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关口前移,实现对黑色产业链的全面治理,建立全链条整治工作机制,集中各职能部门、全平台协同发力,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这不,面对让公众切齿痛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国家要“放大招”了。
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亮相,提请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制定了几个反诈硬招,来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五个硬招,守护你我钱袋子
硬招一:各部统筹协调、齐心协力
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草案提出,国务院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硬招二:“双卡双实”齐发力
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导致许多电话卡、银行卡都并非实名的用户本人使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草案提出办理电话卡、银行卡做到实名、实人双认证,规定了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
硬招三:治理改号、非法设备、涉诈App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利用改号软件将诈骗电话改为受害人亲属号码来实行诈骗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更有一些App,打着游戏、投资的名义进行敛财诈骗,例如曾经很“火”的阳光果园App等等。草案中提出治理改号电话虚假呼叫和涉诈非法设备,加强涉诈App,互联网域名监测治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产业。
硬招四:预警劝阻、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将上升法律规定
今年以来,公安部日均下发预警指令9.6万条,成功避免1260万名群众受骗;成功拦截诈骗电话12.2亿次、诈骗短信14.1亿条,共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770亿元。这个数据充分证明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警劝阻、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明确有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紧急止付、快速冻结、资金返还由公安机关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予以配合。
硬招五:积极推进国际诈骗打击处理
电信网络诈骗难以根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诈骗团伙向境外迅速转移,公安部门很难追捕。草案提出,国家外交、公安等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快速联络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有效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追捕难的问题。
以上五个硬招,涵盖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的基本内容,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新林表示:现有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律规定总体上比较分散,不够明确,体系化程度不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前端防范、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相关法律规定比较缺乏。而在现有的法律规定基础上,制定专门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架构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制体系、建立预防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专门法律制度有着重大意义,也符合国际社会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草案的首次亮相,体现的是公众对反诈的迫切诉求,也要依靠全社会的协作实现“天下无骗”。
学习反诈骗知识,不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将反诈骗的最后一道关口守住。微信搜索小程序“云演”,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不受时间、空间、设备限制,一部手机、一个微信,随时随地观看全民反诈识骗防骗系列免费课程。分享云演小程序二维码,让亲人、朋友、同事树立防诈骗安全意识,学习防诈骗知识。防为主,防为上,云演全民反诈在线课堂为电信网络诈骗加一道锁,安一面盾,一起做反诈达人,形成全社会防诈新局面。
码上观看吧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