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12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声音看不着、摸不到,其权益属性很容易被忽视。从法理上看,声音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是人格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声音和肖像一样,是识别个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任何自然人的声音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随着技术门槛降低,从AI“换声”到“偷声”,侵权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普通人仅用少量的样本数据,比如文本、音频,就能借助简便易用的深度合成技术,模糊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边界。可怕的是,AI偷声会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丑化、篡改公众人物的声音,并以营利为目的滥用其声音,不但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还会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如果犯罪分子利用偷来的声音伪装成他人的亲朋好友,在骗取信任后实施网络诈骗,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当司法实践越来越深入,有一个共识愈加清晰:即使对录音制品予以授权,也不意味着对声音AI化的授权。而未经授权把他人的声音AI化,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声音权。事实证明,治理AI偷声,需要对监管“加大音量”。在第一道关口,AI语音应用工具的提供方不能置身事外。譬如,向用户定期公开声音信息使用情况,赋予权利人查阅、复制、更正与监督等权利。只有对源头素材及相关生成内容强化监管,精准溯源、精准预警才能落在实处。在第二道关口,平台运营方要通过完善责任清单、建立甄别和追踪机制,提升处置声音侵权行为的能力。在第三道关口,监管部门应完善技术监管措施,协同对短视频等声音侵权的重灾区实施动态监控。(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欢迎关注《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官方抖音号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宙飒天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