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科技研究社》(作者 木子剑):9月20日,微众银行的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排序方法及装置”授权公告,其申请于2020年10月28日,公布于2021年1月5日,涉及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
事实上,目前有多家银行在探索应用隐私计算技术,并在年报/半年报中透露了相关内容。
微众银行专利:应用多项技术,在数据排序时保护用户隐私
微众银行上述专利中,方法为:第一隐私计算端通过基于随机数的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对本端用户的明文数据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第一隐私计算端获取各匿名用户的各第二加密数据(各第二加密数据均是通过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加密得到的;预设同态加密算法满足大小关系的同态特性);第一隐私计算端根据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对应的预设同态比较算法,比较第一加密数据与各第二加密数据的大小,获得各加密比较结果;第一隐私计算端根据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对应的预设同态解密算法,对各加密比较结果解密,获得各解密比较结果;第一隐私计算端根据各解密比较结果,确定本端用户的名次。
更具体的,针对第一加密数据与各第二加密数据中任一加密数据,加密数据具体按照以下方式通过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加密得到:将加密数据的明文数据转化为二进制明文数据;针对二进制明文数据的每一位比特明文,按照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对比特明文加密,得到比特明文的比特密文,从而获得加密数据;其中,比特密文具体按照以下方式通过预设同态加密算法加密得到:
针对任一第二加密数据,第一隐私计算端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获得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的加密比较结果:
针对任一第二加密数据,第一隐私计算端具体通过以下公式,对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的加密比较结果解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的解密比较结果:
权利要求书还提到,各第二加密数据由各第二匿名用户的各第二隐私计算端存储在区块链中;第一隐私计算端获取各匿名用户的各第二加密数据,包括:第一隐私计算端从区块链获取各第二加密数据。
在这样的方式下,通过区块链作为各第二加密数据分享的媒介,可防止各第二加密数据被篡改,增加可信性。
另外,方法还包括:第一隐私计算端获取本端用户的查询请求;第一隐私计算端通过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TTPS构建的安全通道,将其名次发送至本端用户。如此,可增强本端用户的名次的传输隐私性。
说明书提到该发明的背景为,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如银行的贷款业务、存款业务等)运转过程中,在一些场景下,需要对很多用户的数据进行排序。目前的排序方式为,用户提交明文数据,由中心化机构进行明文排序,例如用户账户余额的排序结果。但明文排序后,中心化机构可以看到用户的明文数据和排序结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明文数据和排序结果未受到隐私保护。该发明旨在解决此问题。
说明书多次强调该发明可保护用户隐私,这是因为其中应用了隐私计算、随机数等相关技术。
工行、中信银行透露隐私计算研究应用进展
隐私计算技术可保护隐私,因此在注重数据安全的金融业得到关注。前不久,多家银行发布2024半年报,其中部分银行透露了隐私计算相关进展。
比如工商银行方面,深化跨机构隐私计算场景应用,银行间数据共享平台交易流水核验服务在北京、上海、浙江等8省市业务试点上线。
中信银行方面,隐私计算等技术持续拓展更多业务场景。该行与百信银行联合构建的隐私计算数据融合项目入选人民银行监管沙箱,实现行业首次跨法人数据融合业务试点。
另外,中国银行表示其在推动隐私计算等技术应用。
事实上,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就提到,探索建立跨主体数据安全共享隐私计算平台,在保障原始数据不出域前提下规范开展数据共享应用。
而随着多家银行及隐私计算企业的研究应用不断深化,隐私计算互联互通问题凸显。
2024年8月12日,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数据专委会召开“隐私计算互联互通联合试点验证”课题启动会,或将推动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工作实质性落地。课题参与单位包括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以及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等。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