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驱动企业运作的重要资产。然而,与数据重要性日益增长相伴而生的,是数据安全的严峻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影响范围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企业面临的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加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多项法规,明确要求企业负有保护数据安全的责任。然而,尽管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现实中仍有大量企业在数据安全管理上存在严重缺失,给网络攻击者可乘之机,导致大量敏感信息被窃取。
郑州市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未妥善配置数据库,导致空口令账户的存在,使得黑客通过该账户成功登录数据库,窃取了包含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地址等大量敏感信息。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忽视了最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数据库账户配置管理。空口令账户是一种极为低级的安全漏洞,意味着黑客无需密码即可登录系统。这种基础配置的失误不仅表明企业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也反映出其在数据保护流程和技术管理制度上的薄弱。
根据《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企业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安全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该公司不仅未能遵守这一规定,且未建立全流程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导致数据泄露的后果进一步扩大。针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网信办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郑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据库配置上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攻击者通过该漏洞访问数据库,并窃取了大量数据。更严重的是,该公司系统未开启访问日志功能,无法追踪攻击者的行为,且数据库配置不当,未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进一步增加了安全风险。
未授权访问漏洞属于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系统配置缺乏有效管理,未能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更为严重的是,日志功能未开启,使得企业无法监控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这不仅妨碍了事件后的调查和取证工作,还使得攻击者得以在系统中自由活动,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从上述两起案例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库配置不当
无论是空口令账户还是未授权访问漏洞,问题的根源在于数据库配置不当。数据库作为企业存储核心数据的场所,必须受到严格的安全管理。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数据库配置,杜绝诸如空口令、弱密码等低级错误,同时及时修补漏洞,避免攻击者利用漏洞获取数据。
缺乏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数据安全法》明确要求企业对重要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但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未能落实这一要求。数据的分级分类不仅有助于企业明确保护重点,还能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采取不同级别的安全措施,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系统日志管理缺失
日志管理是网络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监控系统日志,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在事件发生后进行溯源分析。未开启日志功能或日志留存不足,意味着企业失去了监控和追踪网络攻击的能力,增加了安全事件处理的难度。因此,企业应确保日志功能的启用,并且妥善留存至少六个月的日志数据。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针对以上痛点,企业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从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到销毁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数据存储和访问权限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低级安全配置错误。
强化技术防护措施
企业应当采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护。例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身份验证系统、数据库审计等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修补。
定期安全审计与渗透测试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渗透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潜在安全漏洞。尤其是对于数据库系统,企业应重点检查账户配置、权限分配等关键环节,确保其安全性。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员工是企业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企业应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要求定期修改密码、不使用弱密码、及时报告可疑行为等。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数据安全法》是企业进行数据安全管理的基本准则,企业应熟悉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日常管理中加以贯彻执行。特别是在重要数据的分级分类管理、日志留存等方面,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安全管理疏忽带来法律风险。
数据安全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其声誉。郑州市网信办此次通报的两起数据泄露案件,再次提醒我们,数据安全管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