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消息,名为“Fenice”的黑客于 8 月 6 日在暗网论坛上泄露 27 亿美国用户(此前称为 29 亿)社保信息之后,再次发帖曝料称手握 14 亿腾讯用户账号信息。
该黑客声称窃取了海量数据库,其中包括 14 亿条 Tencent.com 相关的记录,压缩数据容量为 44GB,解压之后将达到 500GB。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据报道,该数据库采用 JSON 格式,包括电子邮件地址、手机号码和 QQ ID 等敏感字段。
本次泄露的数据可能不是近期发生的,时间戳和存储路径表明,这些数据是在 2023 年 5 月 9 日前处理的。
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
七、八月份,正是旅游的旺季,北京一些热门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一些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被“黄牛”炒出高价,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究竟怎么回事?
30位游客28人买了“黄牛票”!
热门景点抢票为何这么难?
八月初,记者连续几天登录国家博物馆的微信小程序,在点击“参观预约”页面后,发现七天内全都显示约满,根本没办法进馆参观。记者在馆外随机采访了30位游客,发现只有2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其他人都是购买了“黄牛票”。
不仅是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都出现了预约难的现象。而这背后,除了正值暑期外,还是因为存在“黄牛”倒票的现象。
按照门票预约方式,一般是提前七天放票。然而,记者一连几天按时预约,按照步骤阅读“预约须知”,输入个人信息,到最后点击预约时却发现,刚才还显示有票的页面,已经“约满”了。
门票这么难抢,“黄牛”手中的票是怎么来的?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刚刚办理完的一起“黄牛”倒票案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某公司技术员李某某在购买一些底层数据和代码后,研发出一种抢票软件。王某某和张某某得知李某某的抢票软件可以抢到北京一些热门景点的参观预约票后,就与李某某商量合作抢票,并对外出售牟利。
检察官介绍,放票前,犯罪嫌疑人会把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导入游客数据一栏,通过软件自带的接码平台提前收到验证码。等到官方放票时,一秒钟之内就可锁定成百上千的号源。
有了这种抢票利器,王某某和张某某利用手中掌握的游客信息抢占大量的门票资源,在招揽到真正的游客后,又不断退票、抢票,如此反复,全国知名旅游景点的预约门票就成了他们的掌中玩物。
两人除了在北京批量抢票,还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湖南博物院、山东科技馆等多地抢票销售,并以每张80元到150元不等的价格加价销售。据了解,2023年暑期,王某某和张某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非法获利30多万元。
解决热门旅游景点“预约难”
需多方努力
一边是消费者望眼欲穿,另一边是“黄牛”手握大量票源坐地起价。这种倒票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还构成刑法上的“非法经营罪”。那如何根除这样的现象呢?
专家指出,虽然实名制购票在一定程度上给“黄牛”倒票行为设置了障碍,但“黄牛”在招揽倒票的过程中已经获取了大量的公民信息,在抢票软件的加持下,他们可以在放票的一瞬间占有大量票源,然后又通过不断退票、抢票的形式轻松牟利。
因此,像热门博物馆这样的免费景点、机构,尤其需要不断修改完善自身的放票规则,堵住预约或售票环节中的漏洞。专家建议,网络购票订单爽约退票后,可以考虑不将退票立即释放回网络购票池,而是销售给当天现场购票的游客,让现场游客也有机会进馆。
专家同时建议,“黄牛”用批量虚假账号同时大量抢号、退号,设备的IP地址、地理位置会存在聚集。因此应该动用大数据等手段,及时检测识别出异常,并采取措施封堵拦截,把票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消费者。
对于“黄牛”利用大量公民信息抢票的行为,检察机关也提醒公众,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另外,对于“黄牛”利用网络平台揽客售票的现象,检察机关也提醒有关平台,应加强监管,避免为“黄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