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对“三明医改”只进行了概括性表述:“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等地医改经验,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纵向比较以往的医改文件,这绝对是非常规操作——三明医改自崭露头角以来,一直是各级各类医改方案宣推的重点,甚至被坊间称为“超级医保局”成立的推动者、国家医改路径的设计者;对前述文件的官方解读也未提及“雪藏”的原因,这令部分业内人士一度怀疑“三明医改”是否已经“跌落神坛”。
但显然,这只是单方面的忧虑。今年上半年,顶层设计部门用纲领性文件给出了明确的回应。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再次不吝笔墨地强调“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并提出“因地制宜”和“纵深推进”两个关键词,这意味着三明医改的示范作用未被弱化,全国推广将进一步提速。
关于“三明医改”,从政府到坊间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5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三明医改经验是基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实体现,是基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不懈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现实成果”,进一步肯定了三明医改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工作任务》重申了“三明医改”的路径——“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就此,笔者翻阅了三明医改总设计师詹积富的演讲PPT(见下图),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三明医改经验的核心——按照医药→医保→医疗的先后顺序推进的“三医联动”。
01
改革医药体系
如詹积富所说:“堵住药品耗材的浪费是决定医改成功的最关键的环节;堵住浪费,最大限度地挤出药价虚高水分,才能腾出空间来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2012年三明医改(被业界称为“药改”)正式启动,第一刀斩向了疑似产生过高额回扣的“万能神药”。对“疗效不确切,价格很确切”的129种辅助性、营养性药品进行重点跟踪监控,藉此堵上了医保基金亏损的“窟窿”。
接下来,推出取消“以药养医”的组合拳,斩断药品和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具体措施包括:实行药品和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实行“两票制”、实行“一品两规”、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加成等。
02
改革医保体系
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实行“三保合一”、“招采合一”、医师代码制度,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打包支付”、C-DRG收付费方式等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降低药品价格的主导作用,以及对医疗机构控制成本的激励约束作用。
03
改革医疗体系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多维综合监管制度,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行“总院制”管理、“年薪制”绩效奖励,建立医药医疗医保联动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其中,优化薪酬制度正是医疗体系改革的关键抓手。从“院长年薪制”到“全员目标年薪制”,再到“岗位年薪制”,薪酬改革的作用也从“补偿”变为“激励”,及至“引导”。
如今,三明医改的示范效应不断显现:省级层面,福建、浙江等省份全面推开;地市层面,涌现出浙江湖州、江苏盐城、河南周口、湖南湘潭、湖北宜昌、贵州遵义等一批典型地市。
但仍需坦陈的是,亦有部分地市学习三明医改经验,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行百里,半九十”。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在于缺乏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未能实现医药、医保、医疗的“联”和“动”。
詹积富在总结三明医改的成功经验时表示,医改是一把手工程,党委政府一把手的政治决心和敢于担当以及充分授权是改革的先决条件。政府必须承担起医改责任,改变有关医疗、医药、医保等政府职能部门由多个领导分管“九龙治水”的现状,才能保证医改的顺利推进。
或许正是基于此,《工作任务》并未将2024年医改工作的分解任务指定“责任单任”,而是以显著方式强调“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明确要求“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细细品读,颇有些“破而后立”的意味。
毫无疑问,三明医改已经走在了全国医改前列。以三明医改为参照系,国内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医改的初级阶段。为此,《工作任务》确定了“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改革基调,以及“同频不同步”的改革节奏。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