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差评
“第一次‘爆单’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据宋常青回忆,那是2023年4月,只不过当时没多想。“直到第二天发现退款率非常高,才觉得不对劲。”宋常青一开始以为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特意去了一趟仓库仔细检查,却无功而返。
直到后续买家收货后,出现的几十条“差评”一下给他打懵了——每条评价都称“货不对板”,他卖的是自动雨伞,差评却说他卖生锈的老式雨伞。
“我加了其中一个买家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对方表示,是有人让他们这么干的。”宋常青以为自己遇到了“差评师”团伙,可对方却静悄悄地,只字不提花钱删差评的事,这让他心里感到更加得不安。
让宋常青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又迎来了第二波、第三波“袭击”。对方甚至在他设置发货之后就立刻申请退款——这样一来,他不仅亏了雨伞,还要亏损物流和包装的费用。
三次“袭击”之后,宋常青原本已经做到类目第一的雨伞链接掉到了第二名。经统计,购买发货后立即退款的多达1600余单,差评100余单,还有部分货物仅退款未退货,直接导致损失快递费用1.3万余元。至于“差评”后当月的店铺营业额更是直线下降100万元,利润损失十几万元。
为了冲回类目第一,宋常青无奈只能选择打折销售,用最低的价格换回真实买家的好评。折扣最低的时候,一把22元的雨伞只卖11元。“简直就像吃了哑巴亏一样。”宋常青一边做亏本活动,一边向平台投诉,最终决定向上虞警方报案。
恶性竞争?
恶意报复
警方在对嫌疑人进行审讯之后发现,这起案件的背后,竟暗藏着电商网络的“恩怨情仇”。
原来,宋常青的雨伞厂曾招聘过一名叫柳东东(化名)的运营人员,在他的运营之下,该厂某款自动伞的链接成了“爆款”,做到了雨伞类目第一。而柳东东之前正是从温州公司带着资源、人脉和经验离职的。
“我们有很多运营人员,但是老板工资给得很低,我们陆续辞职的人也不少。”柳东东说,他没想到自己原来的老板竟然对员工离职的事气不过,会对他们进行报复。
原来,温州公司的“二把手”陈某发现,原本由自己公司运营排在类目第一的产品纷纷被挤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多是由离职人员运营的产品。
一气之下,陈某和老板商量,决定“追杀”这些排在类目第一的产品。他们在公司群里下达指令:“大家统计一下哪些人离职后又在外面和我们运营相同产品的,这样的商户发现一个打掉一个,打掉后我们再冲类目第一。”
指令下达之后,温州公司以8元左右每单的价格雇佣“刷手”,专门针对从该公司跳槽出去且继续从事产品运营的员工,以及对其他电商平台做到类目第一的商户进行差评。
经查明,该团伙已累计对100余家商户刷差评共1万余单,不仅严重侵害了商家的财产利益,更严重扰乱了网络消费秩序。截至目前,涉案的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生产经营罪,已被全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来源 浙江网警
长按添加关注,为您保驾护航!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