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369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
3月20日上午,为深入贯彻广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强化绿色低碳交流与合作,广东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创新发展系列研讨会活动(双碳专场)暨标识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专题研讨会在广东大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创新研究院、广东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支持,整场围绕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数字化技术重构低碳世界、广东地区制造业绿色化需求与现状等主题展开。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四级调研员张俊表示,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目前,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探索“1+1+N”联合改造模式,共同推动中小企业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管理、安全等各个环节数字化升级,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此外,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心梁晓芳出席本次会议。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周永章
在主题分享环节上,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周永章就《标识解析技术下的“碳智宝”应用》相关内容展开讲解,他主要介绍了双碳背景下国内国外整体发展趋势、目前标识解析技术在双碳领域的具体应用等,其中“碳智宝”作为智能碳表,可以实现车间生产线粒级碳排放监测、建筑物粒级碳排放监测、企业粒级碳排放监测、园区粒级碳排放监测、城市粒级碳排放监测等,该应用运用到了五大技术,包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物联网智能采集技术、碳排放因子库及碳核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可视化技术、区块链存证技术。香港排放权交易所董事、中国区董事长 黄佳盛
香港排放权交易所董事、中国区董事长黄佳盛重点介绍了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建设规划,以及国际碳关税背景下制造业“走出去,卖全球”绿色出海思考,他分析了国际碳关税背景下制造业绿色供应链优化与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未来规划建设方向。国际碳关税背景下,制造业绿色出海,需要认清碳排放、推动碳减排、做好碳管理,其中,可以基于“星火链网”工业互联网标识,数字化IoT、区块链技术,建立的碳排放监测管理系统及碳数据库,通过碳盘查准确计算和产品的碳排放量,进而推动产品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北京数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欢
北京数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欢就“园区双碳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演讲,介绍了园区双碳平台的整体架构,基于能碳数据大脑可以实现能碳服务的创新应用、能碳数据的高效处理,同时基于融合区块链的标识能实现能碳数据可信采集。通过对政府侧及企业侧的需求和功能分析,讲述了不同痛点下的解决方案情况。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电子商务及数字化事业群副总经理 贾佳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电子商务及数字化事业群副总经理贾佳就《零碳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应对碳中和、碳达峰》做主题演讲,介绍了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欧盟绿色新政以及目前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分享了围绕零碳产品/组织/供应链/设施/园区的一站式碳管理解决方案,例如,比亚迪于2021年8月正式宣布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零碳园区总部,比亚迪全球总部零碳园区的建设将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云轨和云巴等一揽子绿色解决方案,应用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减排245,681.8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经SGS核证,取得“ ISO 14064认证”及“PAS 2060碳中和认证”,成功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零碳园区总部。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研究员 付馨瑶
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研究员付馨瑶介绍了双碳数字化存证如何赋能绿色产业升级,她认为企业终端数据可信上链缺少可信的基础芯片,中心化、易篡改、可信度低,在响应双碳政策、节能增效方面,企业也面临数据存证核证复杂、无法精准控排等问题。同时,价值评价体系缺失基础的可信评价数据,为了健全各个行业的基础数据,保证终端数据可信上链,需要通过星火硬件产品来赋能实体、智链万物。目前,晓数绿景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及“星火·链网”,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加密、分布式标识等技术,研发了一套一站式的碳资产开发服务系统,为碳数据采集、监测、存证、碳资产开发等双碳场景赋能,通过对碳减排项目进行碳排放数据监测、碳数据管理,帮助企业预测及规划双碳路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创新研究院工程师 韩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创新研究院工程师韩玉介绍了如何以物联网技术助力生态环境监测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新质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加速推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为环境管理和公众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从硬件到软件,从噪音到信号,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系统的讲解了智慧监测数据的生产流程及目前所存在的短板。目前监测数据传输环节的监管存在大量需求,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推动监测网络数质化发展,其中关键一步就是建立监测行业标识解析体系和物联网架构。该技术已帮助实现计量仪表数据主动采集,建立流量计量仪表远程校准服务,实现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物流管理、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历史追溯和数据互通,实现预制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售后全过程与预制菜保险绑定等多领域服务。自由交流
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政府代表,中山大学、香港碳排放交易所、深圳环境监测总站、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国信通院等作为专家代表,埃文低碳、SGS、晓数绿景等作为双碳机构代表,黄埔文冲、达意隆等作为制造业企业代表,超40余名嘉宾参加了自由讨论环节,就制造业领域双碳需求及痛点、双碳领域数字化服务及解决方案、数字技术如何更好助力双碳目标等议题循循深入,交流嘉宾就双碳政策、碳汇监测、环保技术、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绿色车间工厂改造、人才培养和引进、双碳试验区、政策研究和咨询、绿色银行等全角度展开讨论,为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探索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接下来,依托本次研讨会各方思想碰撞及研讨结果,各方将进一步密切结合,落实务实合作,推进广东地区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宙飒天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