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Windows安全检测工具一”,今年15岁了,隶属于反黑小组。
正如Boy头像,我也从青年步入了老年,时光一去不复返。公众号开篇之作就隆重介绍了它。
这么多年,一有情况,我就习惯性想到它、用到它,永远是首选;后来在2015年被一位愚蠢的家伙低格了硬盘,痛失源代码;以后,再没有信心重拾这块,也没有重写过了。
在这个软件里,用到了我上篇介绍的“数字签名验证”的这个东西,当时还较时髦。具体功能见《》,后来也开放下载了()。
虽然它的功能比不上现如今的那些,但依然能用,也能正常地工作于Windows10/11,这也是我一直在用的原因。一方面是情结,一方面是确实能用好用实用。
在这个软件启动时,会出现3秒的这个界面,
这个界面中,出现了logo方:【小虫软件】;如果你用过我的软件,留心就会发现,每款软件里都有我的logo签名:“小虫软件工作室”。
这不是我最早开发的成品软件,我印象中最早的应该是一款房地产的售楼软件,那是学生时代的作品。现在连渣都没了,只依稀记得里面有一排排的格子,点开后是房间的布局等房型信息。
还有个印象深的,是花了一个暑假,将一本C语言写的字处理源码全部改成了汇编语言写的代码,好像有15万行,光编译都要好一会;那时候就是这样笨笨地蛮干,但也收获很大,学会了整体考虑,因为要前前后后地处理照顾,导致不断扩充模块的规模,才发现规划框架的重要。
吃苦最多、印象最最深地当属1995年的下半年某月(忘了是几月了),一个多星期关在房间里一步门不出,不分白天黑夜(可能是入魔了,再出门时有种重见天日、恍然入世的感觉)地分析那个二维变形病毒:Natas,后写成文章《4744/Natas病毒的分析和清除》,查杀代码并入我的杀毒软件Pecker(啄木鸟)中。这个病毒是我当年遇到的最难的一个,每一次重新调试都会变样,全新的组合,前面记的笔记基本都要重来一次。经过那一次,我觉得我可以到公司谋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了(当年,现在老了)。算一下时间,30年光阴了。读者朋友们有很多都没出生吧,原谅我老了常感怀。
《江湖行》
黄霑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