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出售信息主体专业化,行业犯罪日益突出
信息泄露主体出现了大量业内人员,危害更大。一是内部人员犯罪凸显。在办理的案件中,出现行业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这些内部人员在履职过程中,随时接触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一旦将这些信息贩卖、透露给外部人员,带来巨大的隐患。二是服务行业人员在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过程中犯罪日益突出。教育培训机构、房产中介机构在经营业务过程中,由于推广业务的需要相互交换公民个人信息,有的出于朋友帮忙相互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未经许可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三是产业利益链条突出。此类案件主要利用网络犯罪,且逐渐组织化、专业化,涉案人员地域分布广泛,作案时分工明确,易形成上游公民个人信息收集、中游代理商倒卖、下游犯罪非法使用的黑色产业链。
侵犯信息内容多样化,信息指向愈加精准
被交易的公民个人信息内容极为丰富,数量极多。一是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内容极为广泛。有公民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车辆信息、通信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网络账号信息、人员行踪轨迹信息等等。二是“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信息更加精准。系列案件犯罪链条为“购买者—中间商—源头”三个环节。购买者因自身利益需要获取特定人员的特定公民个人信息,遂向中间商提出购买需求,中间商将需求转达给源头,源头利用职务便利查询单位内部信息系统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发给中间商,中间商再进行转发,购买者核实信息后支付报酬。三是涉及的信息条数多、涉及范围广。如王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王某某将通信门市、营业厅及代理点的人员组建微信群,并指使微信群成员以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顾客实名注册各类网络软件账号,随后将获得的网络账号注册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相关账号及密码等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出售,多达10余万条,非法获利100余万元。
侵犯手段行为隐蔽化,打击难度大危害日趋严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方式和手段隐蔽,打击难度大。一是信息泄露渠道难以查清。如有的案件有大量的学生信息,精确到哪个学校哪个班级,还有一些购房交易信息,精确到哪个小区,何时以何种价格购买,多少面积、多少金额等等。二是证据难以收集。如李某、王某等4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犯罪嫌疑人以流动人群为目标,重点锁定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以帮助操作手机来获取他人信息,后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将所获得的信息予以发送,再将聊天记录删除,案发时很难取证。三是犯罪后果严重。犯罪分子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轻则用来推销,扰乱公民正常生活,重则用来诈骗,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安全信息》杂志倾力推荐
“企业成长计划”
点击下图 了解详情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