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在万物互联的面前显得格外脆弱,安全威胁如影相随。从互联网信息爆发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都被数据化,在浩瀚的数据信息互联网中,我们已经不单单是个体,已经成为了数据包。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数据反而是最了解你的。
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手机APP很轻易就能采集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习惯甚至个人隐私等信息。大数据的使用,在给网络精准营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用软件越界索权,私自共享缺乏监督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被泄露的潜在危险。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购买记录、行车路线等个人信息都在数据库里一览无余。“大数据杀熟”“大数据二次贩卖”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消费记录被购物App分析,出行住宿被旅行App掌握,行车线路也被导航App知道得一清二楚……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普通用户几乎是“裸体”的,而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手机App从一开始的信息采集就是过度的。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接口,近年来 App 泄露个人隐私屡禁不止,个人信息频频 " 被裸奔 "。日前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获悉,该中心上半年通报下架的违法有害移动 App 达 638 款,其中,涉及隐私违规的有 531 款,占八成以上。
由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指导成立的 App 专项治理工作组 5 月发布的《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9年底,微信公众号“APP个人信息举报”共收到网民举报信息12125条,涉及2300余款APP。从举报量来看,前五大典型问题分别为:超范围收集与功能无关个人信息、强制或频繁索要无关权限、存在不合理免责条款、无法注销账号、默认捆绑功能并一揽子同意。对此,多位专家表示,泄露隐私已成为当前 App 的第一大问题。
在目前已经通报过的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中,腾讯QQ、QQ阅读、新浪体育、小米金融、光大银行、房天下、微店、考拉海购等多个知名软件在列,人人视频、春雨计步器、微唱-原创音乐等APP还曾因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下架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违法 App 的种类在发生变化。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下架的 App 来看,上半年,直播、社交、外卖、医疗、在线教育等 App 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占到很大比重。
" 网络案件与 App 结合也越来越紧密,通过窃取公民通讯录、短信等隐私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网络诈骗等案件高发。"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移动安全部部长张鑫说。更为严重的是,信息泄露开始从一般信息向生物识别信息蔓延,有些 App 尝试偷拍用户的人脸照片。
为何屡禁不止?处罚力度不够
事实上,针对各软件侵犯个人隐私事件,我国各部门也采取了相对措施,发布实施了相关法律法律和处罚手段。如印发了《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对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认定和治理。
然而,在专项治理的攻势下,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并未得到遏制。在诸多法律法规以及专项治理之下,为何APP 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梳理以往报道发现,目前对于此类事件处罚手段还是以行政处罚为主。《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报告(2019)》显示,目前相关部门对 App 违法行为采取的惩罚措施主要有整改、通报、下架、罚款、查处、行政约谈等。
对此,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这样的惩罚力度明显不够。我国相关部门在去年的一次行动中,查处 1400 多起案件的罚没款总额才 1946 万元,处罚手段也比较有限。
上海交通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渊等多位专家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处罚手段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律,或是监管部门采取限期整改、约谈和下架等方式。虽然也有个别案件被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查,但总体来看,目前下架几乎是最重的处罚了。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指出,用户个人信息带来的精准广告投放、个人信息的地下交易等,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目前的罚款力度相对收益来说起不到太大的惩戒作用。在“数据为王”的时代,很多企业都把数据当做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中个人信息的价值尤其可贵,因此很多企业不惜触碰红线,“跑马圈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PP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还不健全,比如,刑法还没法对APP个人信息非法收集进行规制,立法层面能作为依据的只有《网络安全法》,但处罚力度又比较小;目前有不少部门规范性文件,但没有罚则,这也就意味着没有锋利的牙齿震慑这一类行为。
《网络安全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对此,何渊指出,上述条款对APP非法收集问题适用不足,比如违法所得无法判断,即便没有违法所得按照最高100万处罚,收益也远大于违规成本,而且实际上一般罚款只有十几万元,监管机构也不会顶格处罚。
提高违法成本,处罚还要再“疼”一点
事实上,如果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法规只可能是空中楼阁,并不会产生预期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责令整改、罚款等处罚措施往往对一些违规App不能产生触动,“这次错了,下次还敢上榜单”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处罚标准也应“就高不就低”,采取零容忍态度,让企业看到监管部门的整治决心。
“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成为当下监管App违规行为的主要难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如果仅依据相关部门规章进行处罚,只能予以警告和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通常是3万元以下),这种处罚力度对违反者而言成本很低。”
而现实是,某些企业往往从所谓“经济人理性”出发,对盗用、滥用乃至交易用户隐私、数据等权益所获取的利益与所带来的法律后果进行对比,一旦发现违法成本过低,就会将侵犯用户权益异化为本小利大的稳赚生意,从而屡禁不止。
鉴于一些重要 App 与网民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手机的 " 基础设施 ",下架有一定难度,专家认为,监管部门要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体量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大幅提高罚款金额,既让企业有痛感,又不会影响网民生活。同时,监管机构要细化裁量基准,做出相应处罚。
面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乱象,一是尽快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可以借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对何谓有效的“个人同意”严格要求,明晰过度采集行为的责任范围。
GDPR对数据控制者或数据处理者的行政罚款分为轻重两类。较轻的一类,处罚上限也高达1000万欧元或全球营收的2%之中的高者(针对不需要识别的处理规定,以及一般性义务等);较重的一类是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收的4%之中的高者(针对违反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数据主体权利等)。
如,去年1月21日,法国政府以违反欧盟网络隐私规范为由,对谷歌公司开罚5000万欧元(约5700万美元),创下对单一美国科技巨头开出此类罚款的最高纪录。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此前与Facebook达成了50亿美元的罚款协议,终结FTC对Facebook致8700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的调查等。巨额罚款之后,扎克伯格表示2020年将把隐私问题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二是建立全链条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用户侧提高安全意识、终端侧增强设备信息防护能力、应用分发服务商完善应用审核和上架机制、移动应用产业落实主体责任、执法部门加强对违规APP和新应用的监管。
另外,除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外,监管部门还面临企业用户双方需求难以平衡的困境。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要作区分,互联网搜索信息偏向等数据属于正常的个人信息片段,企业收集这类信息后只要不进行电话骚扰,合理推送广告和产品推荐并不属于隐私侵犯。【资料来源:新京报、《财经》新媒体、新华视点、工信部官网等】
中电运行是专业专注培养能源企业IT工匠和提供IT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也是能源互联网安全专家。
为方便大家沟通,中电运行开通“中电运行交流群”,诚挚欢迎能源企业和相关人士,以及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群体加入本群,真诚交流,互相学习。
别光看,
赶紧长按关注呀!
●
●
●
●
●
推荐站内搜索:最好用的开发软件、免费开源系统、渗透测试工具云盘下载、最新渗透测试资料、最新黑客工具下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